首页> >
表面看来,人们的结婚年龄越来越晚,最终导致结婚不再流行;而实质上,这是因为人类心理上需要的,并不是异性之爱。人仅仅只是需要同类而已,而这与性别无关。
既然人类心理上需要的是同类。婚姻并不一定满足这种需求。
很显然同性天然更加相似。既然,作为同类的心理依赖,迟早要取代异性之爱。为什么大家不干脆和同性结拜,由同性别的兄弟或者姐妹构成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大家一直生活在一起呢?
历史正是这么发展的。
自古以来,如果由异性构成的家庭中有少数实现了情感上的幸福,满足了心理需求。那是碰巧了。
因为婚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首先满足的是“经济”上的需求。
由婚姻构成的家庭,是生育和抚养子女的社会基本结构。在神州没有实行社会化抚育制度之前,婚姻是保证人类在生理和文化两方面,不至于迅速灭绝的唯一选择。
说穿了,婚姻构成的家庭,是一种经济结构。和爱情的关系不大。构成家庭的男女双方,以及双方的原生家庭,更接近于一种共同事业的关系。男女双方在投资相当的情况下,近似于同事;而在投资悬殊的情况下,就接近于上下级了。在古代君王的家庭中,君主有许多妻子,同时也是他的下级。
婚姻用经济条件保证,双方的共同后代,在物资充裕的情况下出生与成长。营养充足,不至于缺衣少食。甚至还为后代的后代延续,提供各种物资和技能的保障。
自古以来,婚姻关系事关人类的存续或者灭绝,因此意义十分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