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既然没有,那就没有必要再让孩子继续读下去,毕竟在负担三四个孩子就读官学的同时,再负担一个孩子就读中学,谁也不知道会多出多少费用。
但凡是人,都会权衡利弊,毕竟他们的生活还很拮据。
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学的推广并不算成功,提前报名的人也并不算多。
直到鞭炮作响,永乐九年如期而来,摆在朱高煦手中的报名数量依旧不多。
“五千七百二十七人……”
春和殿里,听着耳边传来的鞭炮声,朱高煦不由得觉得手中奏疏的数字有些讽刺。
“还是步子迈的太大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还跟不上扶持一个孩子十年不劳作的水平。”
朱高煦释然了,毕竟后世建国初都不敢保证让所有小学毕业的孩子读上中学,更何况这个时代的自己。
“就当下来看,恐怕截止报名结束,中学学子不会超过三万。”
站在春和殿前,身着朝服的一名年纪五旬左右的大臣作揖禀报,而他便是刚刚上任的礼部尚书宋礼。
相比较李至刚常常以权谋私,只注重江南而不注重北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