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样看来,今年吉林城的扩建和道路的铺设怕是不能如期完工……”
他一边说,一边担心的看向了朱高煦。
对此,朱高煦倒并不觉得头疼,毕竟现在的水泥作坊就是草台班子,使用人力来制作的效率自然不够快,而他自己的蓝图又太大,跟不上也不奇怪。
当下吉林城取得的成绩,已经让朱高煦很满意了。
如果以这个时代的重量单位来算,吉林城已经能够年产铁锭二十二万斤,煤炭一百七十二万斤,水泥则是一千一百余万斤左右。
这个产量,是在吉林城从事三场工作的六千百姓努力而达到的产量。
在这个时代,这个产量已经十分惊人了,尽管相比较后世随便一个小工厂就能年产数万、数十万吨,这点产量微不足道。
但对于朱高煦来说,这些产量,将会成为吉林城走向强盛的台阶。
“铁的产量还是太少了……”
朱高煦暗自盘算了一下,以当下的铁锭产量,顶多能做到每年生产四千套甲胄与其配套兵器。
这还是理想化的数据,如果扣除百姓需要的铁料,那只能留下十六万斤给他,而其中若是用来铸炮,哪怕每门五百斤,每年一百门,也需要五万斤,这么算下来就只剩下十一万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