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靖难攻略 第222节 (8 / 9)_

        城内,混凝土铺设的道路虽然比不上青砖美观,但总比当年的夯土路要好看好用多了。

        五十二个民坊错落有致,来往街道的百姓衣着整洁,不像曾经一样,身上沾染着泥点子。

        排水渠、下水道、火道、火墙、公共厕所……

        这些利民的民生设施皆修建完善,五十二民坊和左右二处官坊、军坊更是整洁异常,修建的异常牢固。

        坊内房屋,大多都是使用砖窑的砖块与混凝土修建起来的屋舍,美观且实用。

        城中百姓,不管家中人口数量,均是以每户二进出的四合小院作为范本修建,占地四分,有主屋一处,耳房两处,厢房两处,倒座房前后四处。

        将倒座房一处用来放柴火,一处做厨房,一处当茅厕,还能做到六处空屋舍,哪怕一人一处也能满足一家六口人,多的话也能住下十几口。

        这样的一处院子,放在南边,没有二十贯根本修不起来,但在吉林城却是免费修建发放。

        百姓的房屋都如此‘奢侈’,更别提作为渤海王的朱高煦了。

        按照老朱给出的规制,朱高煦的渤海王府东西阔四十六丈,南北长六十二丈,门楼四座、置承运一殿、厨库各一座、米仓一处,厅廊五十六,屋舍二百六十间。

        除此之外,王府本来的设计还有王城城墙,护城河这种防御性军事设施,但朱高煦没有让人修建,只因他并不想营造出一种与吉林百姓隔绝的氛围,因此他只让人修建了高一丈三尺,宽一尺的王府院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