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吉林的卫学,我准备迁移到南京来,开办国防大学,大学可容纳的学子依旧是三千人。”
“日后但凡武官子弟世袭父职,都要入国防大学就读五年,并且考试及格才行。”
“国防大学?”朱棣愣了愣,朱高煦听后也讲解道:
“我准备请泾国公、武定侯、崇明侯、平江侯……等人进入国防大学担任讲习,此外还有渤海军中从小旗官到指挥使的武官也会进入其中担任讲习。”“日后,凡是年事已高的将领和勋贵,都会进入这所大学担任两到三年的讲习。”
“这所大学的学习历程,分为两年基础军事学习,以及三年分院军事学习。”
“学院分为陆军、海军两所学院,具体又细分为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指挥学、管理学、政治学、后勤学……”
朱高煦将一个个军事名词说出,并对朱棣讲解,这让朱棣从一开始的好奇,到慢慢向前探身子。
这个时代并非没有系统性教导军事的手段,只是从未有人将军事如此细分,并且阐述的如此直白。
朱高煦照搬来的这套体系,除了不符合时代的一些学科没有搬入外,其余放在这个时代,都属于降维打击。
可以说,相比较明代武官子弟世袭考校的那套体系,朱高煦的这套体系无疑拔高了日后武官子弟想要承袭父职的门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