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远处的一道道黑色的烟竹不断升起,在视线中非常有规律的先后升起,那是代表着敌军犯境的信号,这代表着高定一方与雍的联军出发了,而且正在迅速的朝着滇池接近,只是在靠近滇池之后,却并没有发动进攻,似乎开始退兵了。
“魏将军,各地防御工事可曾完成?”马谡收回了望远镜,看着身边的魏越,询问道。
刘毅临走前洒下大把钱币雇佣了大概三千人来做滇池的防御以及四周的防御工事,如今城墙四周还设有高达三丈的箭塔,足有十六座,虽是木质结构,却极为坚固。
而且不同于城上建造的箭塔,这些箭塔长宽足有两丈方圆,内部分作三层,每一层都可以以n-ǔ箭射杀敌军,相当于十六座小型承包,与城池间又有桥板相连,若对方放火的话,可以将内部人手迅速撤回城中,如果不选择火攻的话,那想要攻城的敌军就不得不面对腹背受敌的窘境了。
马谡挺佩服刘毅的,看似简单的设计,却是直接让守城难度降低了许多,如果时间足够的话,刘毅是准备建造石质箭塔的,那样就算对方火攻都没用,可惜时间不够,但眼下的城防马谡倒是极具信心的。
“幼常放心,伯渊其他的不敢说,这些事情,何时出过疏漏?”魏越闻言朗声笑道。
“也是。”马谡把玩着手中的竹筒望远镜,摇了摇头:“不过亭侯的本事可远不止如此,只是不知他为何执着于匠艺。”
眼下不管刘备这边也好,还是曹魏或是东吴,哪个敢把刘毅当成一个普通匠人来看,在马谡看来,刘毅是一位出色的大才,只是喜欢匠艺而已,就如同诸葛亮同样也会研究研究工匠的东西,但总不能说诸葛亮也是个匠人吧?只是相比于诸葛亮而言,刘毅对匠艺的痴迷有些过了,固然也有强国之效,但他觉得最终还是该走正道为妙。
“这有何奇怪,伯渊出仕之前,一直在做工匠,你以为谁都是如你一般一出生便能读书?”魏越看了马谡一眼:“再说,匠艺怎么了?若非伯渊的那些匠艺,哪有如今的荆襄盛况?”
马谡打了个哈哈,不想在这种事情上跟魏越较真,他是真心为刘毅好,但魏越说的也没错,双方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方法自然也不同,那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