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师道种师中几人底下点头应诺,周侗作为旁客只能听听,他已经年老,肯定是等不到发军北地的那一天了,倒是几个徒弟有可能替他完成毕生遗憾,此时心下正是感慨,不想安焘也是善意的问向了他。
“周老先生,我等要是再晚生二三十年,怕就不会此般感嘘了。”这个老头在此时是如此豪意万丈,脸上老树皮般的褶皱尽显戎马风霜,还有那鬓角的银丝。
周侗也是感慨了番,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在现实下全部化为乌有,如今年老了,所以很多事都看开了,但还是希望能看到大宋强兵踏上故里的那一天,这是北宋一百多年来几代武人的夙愿啊。
这几人中年龄最小的刘延庆这时无不担忧道。“传闻老将军故疾复发,重病难愈,而老枢密如今又要致仕。短时内怕是要被三省夺去兵柄,而且官家已经暗诏蔡京苏轼等一众谪臣返京,末将实在难料官家心中所思,若是太后凤体尚健倒也罢了,只是如今问太医院的一众医官,对此次太后的病情讳言较多,怕是……”
“奉义此般懦气岂可成大事。”堂上安焘皱眉斥责。虽说年轻将领对世事所参不如经验丰厚的老辈,但这刘延庆是军中名宿一致推荐的俊才,自然不能按寻常人对待。安焘训导了两句道,“帝王心术岂是臣子可度,不过去年王储之争时,章惇放肆之语让官家至今余恨。所以起头几年官家心志必坚。你……”忽然府里官家跑进来打断了他。
“老爷,枢密院刚接到的西境边报,是八百里急函。”
此话一出,堂上所有人都嚯的一下全部站了起来,安焘面色沉重地拆开这红泥蜡封的信函,底下种师道几人齐齐的把目光望过去。
“可是党项又生异端?”
显然他们猜错了,安焘手中那张薄薄的信纸变得越来越褶皱,几乎被捏的快要粉碎时。却又轻飘飘的掉在了地上,而他。已经背过身,直面坐堂不语。
“究竟发生何事?”种师中上前要问,不过已然被种师道挡住,旁边的刘延庆将信函捡起来,捋平了褶皱,才看到一半,那眼睛就已经难以置信的睁圆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