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暗流 (11 / 15)_

        那年及而立的男子把着手上梨木酒尊久不出语,倒是与他对坐的那衙内把著子搁下来。笑道:“王兄又何必念着那汐琰不放,自上元文会后……那女人已经完全淡出京师视线,如今看来多是在哪处庵堂出了俗家,那等女人生来心xing就高,不似个常人,即便是它ri收入房中,怕也是难有笑脸奉承,也就那些穷酸儒乐得捧她的脚,王兄潇洒倜傥之人岂可也因此耿介于心?”

        这男子正是常年留驻潘楼的王缙不假,自从汐琰隐退后,反倒是来这潘楼更为频繁了,虽然对于汐琰这般做法极为不满,但他可不会像商贾子弟那般在酒楼里撒泼要人。这一来是有损身份,潘楼里大富之人虽不多,但有权有地位的文官却委实不少,要是事情传到自家老子耳朵里,又是免不了一顿怒责。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潘楼背后是多家主子共营,哲宗在位时就有过便衣暗访,如今潘楼中心楼的暄庆楼匾额就是哲宗当年所题,只是没人敢明说罢了,所以只要长点脑子的人,都不会选在潘楼滋事,再说……对于汐琰隐退不满的人也不止他一个,既然其他人都没多说什么,他也不会去坏这一行的规矩。

        而他对坐之人则是枢密院守阙书令史蔡攸,也就是蔡京长子,元符中监在京裁造院,因为与徽宗私交颇厚,所以建中靖国年后就调入了有实权的枢密院,虽然如今只是个执笔小吏,但前景还是不错的,只是自己那父亲被贬至杭州做了宫观官,对他仕途多少是有些影响的。

        他与这王缙交情不算多深,也是因为徽宗才相识,隔三差五遇到了便坐一起喝几杯,好在这王缙虽然纨绔之名颇盛,但只要捋顺了他的逆鳞,相处不算多为困难。

        “只是可惜了”他轻轻摇晃这杯中薄淡的诗字酒,“如此佳人却得终身抱守青灯,待得三年之后,又有何人会记得这汴京城内出过如此拔萃的人物。”

        青楼一道自然有她固守承继的规矩,红牌姑娘们在人前享尽万人恩宠,这终身之事自然也就由不得她自己,要是哪天决定出嫁从良,就必须在青楼行内昭告普众,由有能居之,如若不嫁……就只有终守酒楼或出家入庵这两条路可走。在这男权至上的社会,已经算是一种最大限度的让步了,这与后世对于女星的态度是差不多的,自己得不到,别人最好也得不到,这样也算是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王缙当然不情愿,只是千般的顾忌下,他也实在做不出那些出格的事情,眼下也只能在这里喝喝闷酒。蔡攸看着对面郁结的模样,也只能换了个话题来转移下情绪。

        “王兄见多识广,可曾知晓那一品斋是何来历,这开年以来……那小小的一间书铺可是闹得满城风雨,如若是某位王公贵族所做,倒也不甚稀奇,可其只是一商贾之家。却也能搅起这般声名,倒也着实是令人新奇……”他边说还边给王缙倒酒,“我倒是有那兴趣见见那一品斋。只是外界多有传闻那苏老员外已故多年,如今是其子打理书斋事务,而那书铺东家却是甜水巷的风悦楼,内中的关系倒也是复杂的很……”

        王缙当然也听说过一品斋的这些事情,外界一提风悦楼、兴国坊苏家,他心里登时就明白了。

        “黄口小儿有何作为,也就会使使这些不入流的手段。居安可莫与那些凡夫俗子一般,那一品斋蹦跶不了几天。”对于他而言,陈家苏家只是跳梁小丑罢了。朝中无人、乡里无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岂能让他所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