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恐怖的绵上阅兵 (3 / 8)_

        樊姬反问:‘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

        楚庄王答:‘是虞丘子。’

        樊姬听了,浅笑不语,显得不以为然。楚庄王奇怪,反问道:‘你笑什么呢?’

        樊姬说:‘虞丘子可以算是贤臣,但忠臣还说不上。’楚庄王问:‘樊姬何出此言呢?’

        樊姬说:‘我伺候大王也有十一年了,曾经派人到郑国、卫国寻求贤女入宫服侍大王,现在后宫里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难道我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但是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来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情蒙蔽国事,才想让大王多见到一些人,多多了解别人的才能。

        可是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也有十余年,推荐给大王的不外乎自己的子弟和同族兄弟,却从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无疑会蒙蔽国君,堵塞贤人进身的机会。知道贤人而不推荐,可说不忠;不知道哪些人是贤人,可说是不智。这些还不够可笑的么。’

        第二天,楚庄王把樊姬的话转告给虞丘子,虞丘子听后十分羞愧,离开座位,诚惶诚恐地站着,无言以对。之后虞丘子遍访贤士,最终找到贤士孙叔敖,把他推荐给楚庄王——楚庄王因孙叔敖的治理,而称霸南方,并迫使我晋国失去霸业,至今,楚国仍在享受孙叔敖的成就。”

        智娇娇沉默片刻,郑重向师偃行礼:“你想说的我已经明白,赵氏人丁单薄,我怎敢用自己的私欲耽误赵氏大业,耽误贤人出头的机会……你回去告诉主上,智娇娇也将仿照樊氏,替赵氏多多挑选贤人。”

        师偃起身,回到赵武那里汇报他对贾氏的决定,并说:“这个赵(贾)胜是一头中山狼,我怕主上会养虎遗患。不如他们认祖归宗的事情由少主出面,以便少主今后能够压制赵胜家族。”

        赵武想了想,猛然忙出一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话:“看来我的女人太少了。”

        这句话现代人难以理解,春秋人都知道赵武说了什么,师偃拱手建议:“如今我赵氏已经站稳了脚跟,臣下恳请主上广纳姬妾,替我赵氏多生育几个孩子,以便壮大赵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