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叔向后半段话,是向晏婴解释原因的。晏婴目光一闪,马上醒悟了——联想到赵武母亲赵庄姬的神秘死亡,联想到晋国正卿栾黡、以及先元帅栾书的非正常死亡,晏婴明白了。
晋国正卿之间的争斗非常惨烈,在先后数位正卿、包括一位气焰嚣张的公主(赵武母亲)神秘死亡的情况下,诸位正卿上朝,谁还敢吃别人准备的饭菜,所以卿大夫的工作餐制度,在晋国等于被废除了。赵武是赵氏孤儿,赵氏家族自然要严密保护他们唯一的继承人,在这种情况下,赵武从来不知道有工作餐这回事,那也是理所当然了。
晏婴想通了,那一边赵武也想通了,他首先想到的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据说廉颇六七十岁了,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古人如实记录下廉颇当时的状况,不是夸大,而是这年头,人类还带有一丝“动物性残余”。
据说老虎饱吃一顿,能够十天半月不再进食;狼一旦吃饱,也能七八天不用进食。而虎狼的食量都非常惊人,一顿饭能够吃光一头小羊。虎狼尚且如此,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想必也具备更多的“动物性”。
在原始社会中,食物很难获得,一旦捕猎成功,原始人都显露出大胃袋,一顿饭能够吃下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食物。然而,饱食终日,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所有的体能都用来消化了——吃饱后的虎狼会昏昏入睡,人也如此,几乎懒得移动。当然,这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胃袋里装满十几斤肉食,人的行动自然笨拙而缓慢。
这种笨拙与缓慢是非常危险的,但原始社会,生存竞争就是对食物的获得。偶然获得了食物,原始人自然要一次吃个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其竞争对象逐渐从大自然转移到人类,而农耕技术与畜牧技术的发展,使得食物不再紧缺,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过去饱食一顿,撑大胃袋,会让人的行动过于迟缓,迟缓的人则成为同类猎食的目标,在生存竞争中惨遭淘汰。
于是,在接下来的生存竞争中,优胜者都是时刻保持行动敏捷,精力旺盛,思路敏捷的优胜者。在这种状况下,进食已经从物种最重要人生目标,转换成次要的,或者无关紧要的,仅仅为了维持体力的一种生存需求。
于是,过度饱食成了危害生存的习惯;于是,人们不得不由一天吃两顿饭进化成一天吃三顿饭,通过少吃多餐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到了现代社会,一天五顿饭已经成了百分之七十的人类的日常生活规律——其中,“午间茶”是地球社会里,工会以法律形式强制工厂主提供的连续工作期间,短暂休息时的免费福利,而夜宵则是大多数午夜加班者的加餐。
人类的饮食规律就是这样进化的,所以在春秋时代,卿大夫一顿饭吃两只鸡;廉颇一顿饭吃一斗米、十斤肉,并不是多么骇人听闻的事,这只是说明他们是春秋平常人。
但对于这个饭量标准,赵武谨谢不敏——他现在一天三顿饭,偶尔加一顿宵夜,觉得自己吃得挺自在的,如果让自己一顿饭吃两只鸡……那已经不是享受,是一种折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m.ymmzb.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