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官新景象 (3 / 7)_

        中行吴扫了一眼赵武身边的卿大夫,新增加的卿都在场——除了祈午。将目光从张趯、赵获脸上扫过,中行吴挺了挺胸膛,不屑一顾的说:“小辈们哪里知道统领大军进行国战的奥妙,如果元帅提拔的都是这些人,不如让我中行吴替元帅再战东北。”

        赵武招手:“上军佐还是回家看看吧……”

        中行吴急切的插嘴:“虽然说我中行氏出战一年,家事确实顾不上,但我中行氏是中途参战的,元帅已经整整出战了两年,昔日大禹治水,数十年不回家也是常事。在这种情况下,若我中行氏不出战,难道轮到魏家小子?”

        中行吴说这话是有原因的,晋国的国力如日中天,伴随着军事化的改革,用晋国那些武装到牙齿的近代士兵,群殴处于青铜器时代末期的夷狄士兵,简直是一种虐待他人的快乐。尤其是代国、中山国毗邻晋国,如果晋国取得战争胜利,那么按照赵武的脾气,绝对是要顺便占领对方国土的。占领国土则等于开疆拓土,新占领的领地除了被国君拿走一部分,参战的贵族要获得其中一部分做为自己的新封地。

        扩张封地,哪位领主不日思夜想。原本在春秋这生产力下,代国与中山国是难以开发的寒冷之地,但现在有了棉花与毛纺技术,寒冷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门槛,占领北方土地,哪怕是发展畜牧,按如今畜牧产业的收益,已经毛纺织品带来的利润,对各大家族来说,也是一块肥肉。

        在如今的军功授爵制下,晋国各家族已经红了眼睛,看不得黑土地、白银子、黄金子。军功授爵制下,最先的受益者魏氏已经获得了大量的俘虏、智氏则获得了南方肥沃的新领地。现如今,韩氏、范氏出战了,中行氏再不努力,就要被新提拔的祈氏与张氏超越,所以中行氏仗着老资格,当面争夺这场战争的指挥权,分明是想把祈氏与张氏踩下去。

        在列国使者的眼睛下,赵武不想把晋国卿大夫的争斗表面化,他招手让中行吴上自己的战车:“上军佐,我晋国新近打算扩张成五军,因为你中行氏的名称,新增加的两军或者叫左行、右行;或者叫上行、下行,反正不能称之为中行军,你觉得这两个名称哪个合适?”

        扩军的动态也是中行氏关注的焦点,听到这话,中行吴跳上赵武的战车,连声催问:“元帅,新编五军中,诸卿都是怎么安排的?”

        赵武摆一摆手,他的御戎、白发苍苍的潘党一挥马鞭,让战车移动起来,在摇晃的战车上,赵武细声细气的解释:“我准备今后将军职与文职分割开来,我做为执政,当然是全国元帅,兼领中军将。不过,因为新编制的军队是常备军,所以我倾向于取消上、中、下的称呼,按数字顺序称呼其为第一军、第二军,……乃至第五军。

        不过叔向认为,还是要尊重传统的,上中下三军依旧存在,新增编的两军可以用上行、下行称呼,也可以用左行、右行称呼(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冲犯中行氏的‘中行’称呼)。

        我打算,今后各家族宗主平时不再直接统领军队,但各家族占据的军职不能荒废,比如我为中军将,中军平常的训练及装备我无法兼顾,但我可以让赵氏家族继承人平常带领军队训练,等到战时才有我正式掌管军队,出征作战——小儿辈们虽然平时在操练军队,但他们的战争经验毕竟太少,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咱不能把这种大事交到小儿辈手里,还是亲自出马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