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战争的启动资金 (2 / 5)_

        春秋时代什么最重要——知识。

        下宫之乱后,赵氏只剩下一名“赵氏孤儿”赵武,赵武的崛起,首先是从一部《百器谱》发端的,再以后,赵氏在学术、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一发不可收拾。如今的赵城学宫,各种匪夷所思的专业知识、专业学科层出不穷,其中许多知识都是春秋人闻所未闻的,比如伴随棉花纺织业、羊毛纺织业发展起来的织造机械学;伴随铁器研究而发展起来的锻造业,金属加工业;伴随玻璃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变化之学(化学)”等等。

        而伴随着赵氏对专业知识的研究深入,赵氏家族的发展也日新月异——想当初赵武收回封地时,赵城才有多少农夫?多少产出?多少武士?多少耕地……现如今,赵氏已经不能用田土与武士数量来衡量。它是霸主国的“第一家族”,拥有的土地超过封君的直属封领,武士的数量相当于晋国半数军队——而这一切成就,世人都愿意把它归结成赵氏对经营之术,对技术创新的研究。

        那么,赵蓝儿又是谁?

        赵武不在家多年,几个男孩子忙着跟家臣学习政治,学习做官的技巧,学习战场生存技巧,而家族产业的经营,基本上由智娇娇带着长女赵蓝儿负责。更令人垂涎的是:生性懒惰的赵武在设立赵城学宫之后,却没精力天天待在赵城做小领主。赵氏主城迁移至邯郸后,反而是赵蓝儿主管经营赵城,她在赵城学宫拥有很大的声望——维持学宫运营的款项都从她手里走,所以她才会与求学的乌广相识、相爱。

        也就是说:赵蓝儿掌握着赵氏知识宝库的钥匙。

        这是天下诸侯,天下卿大夫的共识。

        多年来,列国诸侯以及卿大夫们总不免在窃想:咱学不成赵氏崛起的速度,学不成赵氏发展的势头,那么,把赵氏知识宝库搬回家,哪怕是获得赵氏知识体系中的一成,对家族的发展也是重大助力。更况且赵武现在是执政,他的女儿二十不嫁,赵武眼中只有溺爱,那么,获得了赵蓝儿,就等于获得了天下第一执政的关注,以及霸主国的政策倾斜。

        这样一位女子,简直类比现代的“钻石女郎”。中行吴自身也在求亲队伍当中——当然,他比赵武年纪还大,自己赤膊上阵不合适,但架不住儿子多,所以,中行吴曾替自己的儿子派出了十余位求亲使者,赵蓝儿的不嫁在他看来,只是女儿家的娇宠,心中还没有成型的标准而已……但没想到,赵蓝儿居然谁都看不上,偏偏看上了一位失去封地的无名之辈,这让中行吴想起来,直想以头撞墙。

        幸运的是,中行吴还有安慰:“哈哈,赵蓝儿二十不嫁,那头韩须(韩起嫡长子)二十不娶,这下子,我看赵武找谁交代,我看韩须还能娶谁?”

        更加幸运的是,赵武嫁出了女儿之后,心情很好。中行吴与赵获两位的求见,没有被耽误片刻,等到这两人穿堂入室后,赵武一身便服,真有点“弱不胜衣”地接见了他们。此后赵武也显得很好说话:“什么,你们的粮食不足?……没关系,我让侯晋就近支援你们。每个士兵每天一斤肉,一斗米的配给,可够?”

        中行吴倒显得很不好意思:“按照礼仪,正卿一天的配给是两只鸡、一斗米。所以,士卒们哪敢要求一天一斤肉、一斗米的配给量。执政每天给一斗米,就已经足够了,其它的,我们自己想办法,但,如今武库内军械不足……虽然细论起来,我的士兵手中也有武器,不过他们大多数手持的是青铜武器,而现在武卫师都配备铁制武器、铁制铠甲了,执政如果能够给我们每军一千柄佩剑、三千战戟、以及少许铠甲,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