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齐策向东南方向一指,回答:“这鸡泽湖内的水,其实来自于黄河,鸡泽向南行约五十里,就是滔滔的黄河水。黄河水有点浑浊,但隔着约五十里的土地,河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湖泊……”
齐策竭力想解释鸡泽与黄河的关系,但古人词汇量贫乏,加上许多科学道理这时候并没有被发现,所以齐策讲的很艰难。
然而,赵武是谁?他马上领悟了齐策的意思,笑着接过话题,解释说:“我明白了,黄河水从鸡泽南方流过,使得附近的水位非常高,而鸡泽这里恰好地势低洼……或许在湖底还有一条暗渠通向黄河底部,所以在此形成一片大的湖泊。
黄河水虽然浑浊,但鸡泽与黄河相隔五十里,这么宽阔的土地,恰好过滤了黄河的泥土,所以鸡泽水非常清澈,适合人类饮用。而且,只要黄河水不枯竭,鸡泽水就不会枯竭。”
“对对”,齐策拼命点头:“策也笨嘴拙舌,明知道这个道理,却解释不清。”
赵武继续问:“邻近鸡泽的黄河岸边,是否有我们的码头?”
齐策看了一眼伯州平。甲氏开发是伯州平负责的,后者得到暗示,赶紧上前汇报:“我们这条鸡泽大渠是从邯郸城开挖的,贯通鸡泽不过是眼下的事情……目前,鸡泽渠两边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完成修缮。要等这条鸡泽大渠完全建好了之后,鸡泽南部的筑路工程才能有余力。目前夹杂在黄河与鸡泽之间的百姓也筹划着雇佣商人承建一条道路,贯接黄河岸边——这条道没修好之前,黄河岸边修大码头,用途不大。
紧邻鸡泽的黄河南岸,原先也有一座简易的码头——主上从蔡国带回来蔡国的渔夫之后,有些人被分配,定居于鸡泽与黄河之间的土地上,一边捕鱼,一边耕作,但这些人总数只有两三千,黄河岸边的鸡泽码头只是他们用来捕鱼的,并不兴旺。”
稍停,伯州平感慨:“等这条大路贯通之后,我琢磨着再于鸡泽南部修一条通向黄河南岸的大桥,这样,南岸的物产就可以通过大桥运到北岸,然后穿过鸡泽,走上鸡泽大渠的渠道,一路运往邯郸城。如此一来,鸡泽码头将要扩大,现在的规模实在太小了。”
说到大桥,赵武回身看了看鸡泽大渠,询问:“这条渠上修建了多少道桥?两岸百姓是否方便走动?”
伯州平回答:“每隔十里,最长不超过十五里,我们就修建了一座石桥,如今两岸百姓相互走动很方便,两岸的村落多有通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