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此前,赵获分散士兵劫掠,横扫了代国东部,他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战利品。而在分散兵力之前,赵获竭力宣扬赵武的到来,企图把代军的注意力引向赵武,然后自己躲在一边闷声发大财……最终,赵获失算了。
现在,齐国人打着给赵武输送劳工的旗号,发动大军顺路灭了莒国,而莒国实际上是齐国最铁杆的跟班,齐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居然向自己的盟友、附庸举起了屠刀,让赵武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来报信的赵氏军官又低声补充:“南岸传来消息,灭莒国的军队是由齐国执政庆封亲自统领的,他灭了莒国之后,在莒国停留下来,而田无宇则带领放下武器的齐军,假充送给我们的劳工,继续向河间前进,据说他们已经抵达了黄河南岸,前锋已经开始分批渡河。”
赵武挠挠脑袋,一脑门愁绪。
旁边的齐策适时插话:“这事不如先放一放,执政府送过来的是快报,一定只诉述简单的经过,我们无法从中了解详情,不好做出处理。不如暂且放一放,等元帅回到新田城后,再主持裁判。”
停了一下,齐策若有所思的提醒:“虽然我们曾经设立过‘大毋侵小’的盟约,但那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这份盟约——元帅当初并不赞同,而莒国本来就是齐国的附庸,这次灭莒是诸侯本国内部的事务,莒国国君虽然提起申诉,我们却不好随意插手。”
北宫陀叹了口气,卫国现在是个小国家了,身边一个附庸都没有,但北宫陀想了许久,还是说出当初与郑国子产伐陈的时候,相同的理由:“虽然说‘大毋侵小’,但现在的强国都是依靠欺凌弱小吞并弱国而强大起来的,如果真要做到‘大毋侵小’,哪有如今的晋国、齐国?
莒国与齐国之间的事情是一笔糊涂账,齐国是莒国的宗主国,它与附庸之间起了什么纠纷,他国的诸侯怎么好干预?况且,齐国既然是宗主,他会有大把的理由指责莒国。如果伯国干涉诸侯国行使自己的宗主权,那么,其他国家恐怕要恐慌了。”
这正是赵武发愁的原因,齐国灭莒,是宗主国与附庸之间的内部事务,如果晋国接受了莒国的申诉,强逼齐国归还莒国的领土,那么,是不是代国国君也可以跑到晋国的法庭申诉,声称晋国违反了“大毋侵小”的盟誓,侵犯了代国的国土,然后顺便要求晋国归还占有领土。
弱肉强食,这中间没有道理可讲,莒国的申诉像一块烧红的火炭一样,让赵武拒绝不是,接受也难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