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宫城内,已经赶回来的赵武心不在焉,他歪着头,尽量表明自己在专心听乐曲。悼公突然开口:卫国人驱逐他们的国君,未免太过分了吧
赵武含糊的回答:这些礼节我不懂,你如果要问这合适不合逆,等我把田苏喊来。
乐师师旷在一旁插嘴:不用喊。我虽然是个瞎子,可我都看明白了,你们怎么还装瞎子呢明明是他们的国君做的太过分了,才导致今日结局。这有什么疑问的呢
一个良君,应该奖励善行而惩罚邪恶,如同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抚商人民,象天一样遮盖他们,象地一样容纳他们盖之如天,容之如地一这是冉上要求封建领主必须承担的责任:庇护。如此,人民侍奉君主,自然会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这样的君主,怎么可能会被属民所驱逐呢
国君,是祭祀神明的主持者。是代替老天抚育百姓的希望啊。但如果一个国君让人民生活困顿,让神明缺乏祭祀,让百姓没有指望,只知道包养美姬二奶三奶等。再加上收钱不办事,任人唯亲,盘录酷虐,那么要这样的国君还有什么用人民不驱逐他,还能怎么办
上天为人民设置君主,是要他来主持社稷,庇护和造福人民的国君之责,代天养民尔一这话依旧指封君的责任:庇护,在位者只有履行了这一职责,才有权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景仰;但如果一位统治者做不到这点,如果他只想凌驾于人民头上胡作非为,危害国家与民众,那么这个在位者,也就没有资格受到臣民的拥戴,他也不配再呆在君主的位置上了,他也就不配被称为君主只是一人独夫,也。
上天是最爱护人民的,怎么会让一人。凌驾于所有人民头上胡作非为怎么会放纵一人,的邪恶,而背弃天地的本性呢天一定不会这样的因此,人民有权力驱逐不合格的国君在位者的权威来自他对职责的履行,而不是他屁股下面的那把椅子。
大殿角落,史官奋笔疾书,记录下师旷这段话据说,后来孔夫子与孟子对这句话评价都非常高,认为是民本思想起源。
悼公听了不吭毛,赵武摸着下巴,插嘴:老师说的这话也对,权力和义务都是相等的。身为一个封君,如果他没有履行自己的责任的的话,那么他就是不合格的君主,对于这样不合格的君主,
赵武话说到这,才现自己的冒失,因为他这句话,让悼公想起了自己哥哥被杀的情景一这一刻,赵武突然一身冷汗,明白了当日杂书在悼公登位后跟他说的那句话:你站在什么立场思考,站在什么立场说话
君与臣,两者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啊当然,此后任凭悼公怎么想缓和与赵武的关系,但这两位君臣再也回不到过去那种真诚了。
当时,悼公不满的瞪着赵武,冉时挥手命令史官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