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一百七十八章 (2 / 7)_

        赵氏武士们的护送任务是各负其责的,一位领主收取保护费后。负责把商队从自己的居城护送到到下一个领主的居城,而后,武士们可以返回,接着等待下一个护送任务。至于商队的行程,将由后续的领主接手保护就这样,赵氏依据领的庇护责任,像接力赛一样沿途保护着商队前进,领主们既增加了收入。也让手下武士经常处于战备状态。

        叔向的感慨就是这意思一霸主国晋国用举国之力组建职业兵制。但至今为止,武卫军勉强凑齐了三个,标准师而与此同时,赵武借助推行庇护制,使赵氏圈养了三个。整编师。的常备武力。

        标准师。与整编师。之间。士兵数目相差三倍。

        赵氏轻轻松松,储藏起与国家武力相同数量的军事编制,但实际士兵数目相当于国家武装的三倍。这份令人恐惧的力量让范自也不得不顾忌。故此,赵武虽然没有回到国内,范自做事的时候,却不敢轻易触碰三家联盟的底线。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进。赵氏必然越来越强大。最终会成为一头令人恐怖的巨兽。

        叔向有了明悟,他把这一幕悄悄埋在心里,

        数日后,各地相继开始春耕,赵氏勋田制也开始推行所谓勋田。是根据周礼关于土田附庸的礼制进行的,所有被赵氏确定为世袭武士的人,都获得一亩勋田。这一亩勋田虽然数量少,但却是身份的象征,拥有这一亩勋田的人,有权力佩戴宝剑,而佩戴宝剑。在春秋则属于贵族标志一在春秋人眼中,宝剑等同于中世纪贵族手中的拐杖,同样是权力的象征。所以前者被称为权杖后者被称为仪剑

        这柄勋田宝剑也是赵氏武士的权杖。

        依据周礼,唯有贵族可以把宝剑佩戴在身上以象征身份,而辅兵,或者不是武士出身的国人,他们可以手持武器参加战斗,但无权把宝剑佩戴。在身上。战时国家会举行授剑仪式,在战场上他们只能把武器拿在手上,不能佩戴。而战后则需要交换武器。

        赵氏推广勋田制,让社会阶层的等级更加分明,而社会阶层等级分明。则意味着普通百姓的奋斗更加旺在这次勋田风潮中,齐策获得了五亩勋田,因为无法同时佩戴五柄宝剑,赵武允许他在自己的宝剑上镶上五颗星星,显示持剑者拥有五亩勋田的身份。

        这样一来,赵氏武士的荣誉感便极度膨胀,大家彼此在路上见面,身份高低不用猜测,看看对方有没有佩剑,看看对方佩剑上的星星,就能分辨出对方的身份。身份低的人,不免产生欲求不满情绪,并渴望在今后的征战中,获取更大的功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