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二百二十九章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5 / 6)_

        这年头瓷器属于高科技,是因为陶匠总无法提高陶窑的窑温,没有高温就没有大规模量产的瓷器。如果不是赵武提早现了山西煤炭,并开始使用煤炭开始烧窑,也许如此多的瓷器不会出现在春秋。而正常的历史上,中华之地大批量出瓷器是从宋代开始的,因为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煤炭,才提供更高的窑温。

        整个宴席上,唯独赵武与赵成使用的酒杯。与大家的稍有不同。这两人使用的是绿色的玻璃杯早期的玻璃都是绿色与红色,这是因为早期的玻璃都是从青铜器与铁器冶炼中现的,所以都带有铜与铁的燃烧色。

        赵武的玻璃杯比较厚重,厚的跟青铜器酒爵相似没办法,当时人的审美观念以厚重为美二轻薄的东西则认为是轻浮。而赵氏出产的玻璃杯,最初也是仿造青铜酒爵的形状开始,所以杯壁非常厚,这种厚壁杯子散热不快,如果向里面灌注热水,玻璃杯经常会炸开。

        比较起来,赵武的酒杯颜色更加均匀点。颜色仿佛是秋天麦苗一般葱绿的翠色,而赵成的酒杯颜色稍有点杂,带有缕缕的铁锈红色一其实。在春秋人眼中,两色的玻璃杯更罕见,更珍贵。

        但赵武与春秋人不同,就在手他喜欢的东西,大多与春秋人观念拧巴着。是他先提集了纯色玻璃的概念,他的酒杯是自己挑选的。在参加酒宴的人眼中,赵成握着比自己父亲更昂贵的酒杯,是赵武太宠爱这个儿子的表现,作为儿子,酒器居然比父亲更精美,太不符合级差待遇。

        这两支酒杯很罕见,赵氏虽然研究出了玻璃的制造,但由于原料的限制,赵氏目前出产的玻璃还大多是中国一贯的钙钡玻璃。

        这是一种浑浊玻璃,可以冒充玉器。所谓随侯珠就是这种成分的玻璃。

        赵氏也出产钠镁玻璃,但因为原料限制而产量很少,几乎不对外交易。所有的出产都被关系密切的贵族家族包揽。而钠钱玻璃因清澈透明。大多数被当作水晶,用于制作高级器具。像如今赵武父子手中这样清澈透明的钠镁玻璃杯,目前,整个华夏唯有眼前这两件而已。

        手里握着价值千金的玻璃杯。赵武父子却毫无觉悟,他们举杯叮叮当当的碰在一起,赵成祝贺父亲取得百年难遇的大胜,赵武则预祝儿子能留下一个。完美的初阵记忆一座下的子产却在啧啧叹息:谁说赵武举止不像贵族,那个贵族像这样,把价值万金的玻璃器皿不当回事的碰撞在一起,,瞧着都心痛。

        音乐声响起,丝竹渺渺,赵氏特制的酸酷酒呈现献上来,五颜六色的果酒喝到嘴里仿佛像蜜一样甘甜。在座的郑国大臣与宋国大臣称赞不止,而座上的赵氏父子依旧淡淡然的,他们还窃窃私语:今年的粮食欠收,果子似乎也因为干旱而比较干涩,酿出的果酒口味不比往年。酸涩了许多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