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齐策听了赵武的责备,拱手羞愧的说:“是我疏忽了,这几天我只看到城头的旗帜不乱,担心我们的进攻会遭到重大伤亡,所以只想着等攻城器械完工后发动进攻,没想到齐国人竟然有胆量临阵撤退。”
这时,范鞅已经领着晋国中军精锐狂奔出营。范氏士兵的战车行驶在齐国的田野上,卷起高高的尘烟,赵武看了看旁边微笑的师旷,有意掩饰说:“范鞅回来了……也罢,范鞅刚从秦国回来,他需要这份功劳来证明自己,我们赵氏就不跟着凑合了。”
师旷微笑着附和说:“小武这样想就对了,晋国公卿和睦,才是国家的幸运……嗯,小武,看来你虽然有百战名将的功绩,兵法书还是读的太少,我送你一本兵法书吧……”
赵武诧异的瞪大眼睛,向齐策递了个眼色,齐策也非常惊讶,一个盲人能写出什么兵法书来?
赵武与齐策并不知道,其实,师旷不仅擅长音乐,他还擅长制作工具,擅长兵法,擅长医术……
据说师旷终生写作不休,在春秋这个知识贫乏的时代,他一生写出十万册的图书来,简直是春秋第一牛人,著作量比孔圣人还厉害,也远远超过了荀子、孟子——在东汉班固的《汉书》中,还保留着“兵家师况八篇”的记载。《汉书》还记载说:师旷撰写的兵书名叫“宝符”,约有百卷,可惜此书在战国时期失传了。
后世有人揣测,或许是因为师旷的名气太大,有很多人假托他的名字著作了那些书籍……
此刻,师旷久久没有听到赵武的回答,他笑眯眯的从袖里取出一份羊皮卷轴,转手递给赵武,解释说:“这些都是我口述,由我的‘相(盲人的引路人)’记录,并整理成图册的兵书《宝符》,你拿去领悟一下。”
赵武疑惑的接过师旷的图书……其实,他不知道手中这册书籍的珍贵。这个时代没有印刷术,知识的传授师长全凭口口相传,竹简书籍都是传家宝物,在这种情况下,赵武表现的知识面广博,每每超出当代人,是因为他的知识传承有山中隐匿的数年时光可以解释,但师旷很奇诡,他身为一个盲人却著作量的庞大,显得超常博学,这使得后人常常揣测:没准这厮也是个穿越人士,没准他的著作记述了春秋时代许多历史断层,可惜不能保留至今。
可惜,赵武当时确实顾不上查看“宝符”卷轴——此刻,平阴城内,赵兵已经打开了城门,上军大部队已经开始入城……在军队的胜利欢呼中,赵武匆匆的收起卷轴,拱手向师旷行礼:“老师,我回头一定细细学习《宝符》……现在,上军已经开始入城,请允许我告退,以便去主持军队入城事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