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晋军隆隆的敲着鼓,时而用军号调整着队列的阵线使之整齐,而后用晋国人惯有的那种不慌不忙的步伐向前推进。
城头上,蔡国兵见了气势汹汹而来的晋国人,深深的吸了口冷气。
晋国的军队以前就以齐整而闻名,现在换了统一的服装,统一的兵器,整个队伍显得更加肃穆威严,他们无形中透露的重重杀气,让蔡国兵虽然相距遥远,虽然明知道有城墙的保护,但依然感到阵阵两腿发软。
蔡国司马毕竟是军人,他也上过几次阵,所以首先从震惊中觉醒,赶紧催促蔡国执政:“执政,晋国人来了,赶紧准备牛羊、美酒,去晋国军营犒赏……顺便谈论一下‘相关事宜’。”
蔡国司马是担心现在直接在城墙上谈“投降”二字,会让蔡国士兵士气崩溃,所以他避开了那个敏感字眼,小心提醒蔡国执政。蔡国执政如梦方醒,赶紧吩咐:“快,准备牛羊,拿我的正式礼服来,我要出城与晋国人接洽。”
城下,包围蔡国都成上蔡的宋国军队略有点烦闷的看着晋国军队的到来,宋国左师向戎迎上赵武的车驾,当先试探:“元帅,我们当初的约定是否有效?”
宋国是要吞并蔡国,而晋国的到来有可能是这场灭国之战变换性质,一旦晋国接纳了蔡国的投降,宋国最初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了,至于蔡国会不会投降……春秋时代,小国君主谁都不是傻子,眼看楚国人已经战败了,霸主老大亲自来到了城下,蔡国国君还没有想起投降,除非他的脑袋被驴踢了。
赵武站在战车上,爽快的回答:“当然,我既然已经许诺了宋国,岂是朝令夕改的人,况且宋国为我们在南方抵御楚国,壮大宋国是我晋国乐意见到的。”
想当年晋楚争霸的时候,魏绛制定了“战时经济”策略,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国内力量;智罂制定了“三军疲楚”策略,确定了对外战争的基调,由此赢得了靠点数击败楚国的结局。现在轮到赵武了,他制定的策略就是以郑国、宋国为南线盾牌,加大晋国的战略纵深,以消耗楚国国力的策略——这个策略跟真实的历史已经完全不同了。
赵武记得宋朝灭亡的教训,北宋灭了自己北方盾牌辽国,导致灭亡;南宋灭了北方盾牌金国,也灭亡了;明朝削弱自己在辽东的最大军头,导致满清崛起,随后灭亡……屡次亡国的历史告诉赵武:一个国家必须在周边建立一些战略缓冲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