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二百三十五章 “王对卿”的战争 (4 / 6)_

        细论起来,智盈能转封于此处,也不算太亏。毕竟这曾是三国旧有土地。人三个国家生活于此,能养活整整三个国家的人口,这片土地的肥沃可想而知。而汝河淮河两岸经年旱涝保收,也使得领主不用担心意外的天灾。目前,赵武出台的针对性策略,又特别倾向于留守人员,所以中行吴替智盈争到了这片土地,一点没有觉得亏欠,反而认为这是因为三荀于赵氏的姻亲关系,才占的天大便宜。

        中行吴是个家族观念以及国家观念极其强烈的军人,得到赵武许诺后,他立刻向赵武拜辞,回到自己营中,他立刻召集家臣商议开发政策,并让人通知智盈这个好消息……

        这次中行吴带来的援军是一个整编军中,由三荀家族武士合力组建而成。成员当中也有智氏高级武士,有智氏武士看到中行吴如此日夜热切,小心地劝解:“中行大人,我家家主愿不愿意搬迁到此处,还是两可之间。大人怎么一口气替家主答应了?这里地处晋楚交锋前线,真要让我智氏搬迁于此,今后不免要陷入无穷无尽的战争当中。

        另外,我们的封地远离晋国本土,我们常年在外的……今后我们还能算晋国人呢,晋国国内的事务,还有我们说话的余地吗?……”

        “狗,你这只蠢狗!”中行吴怒骂:“你这厮目光短浅的令人发指!你刚才说这里是晋楚交锋前线,这话没错,可你也不看看元帅的态度?!

        这次我们只用六个师就打败了楚国人,然而,这场为救宋国而聚集的战争并没有终止,元帅连自己嫡长子的婚礼都顾不上了,还在继续召集盟国的军队,筹集粮草,准备将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列国诸侯云集于此,难道仅仅为守卫这片三县之地?

        元帅这是想要继续进攻,如果我们把战线继续向南推进,那么这片三国土地,就不再是晋楚交锋前线,它将成为晋楚交锋的大后方,成为我们南线的‘前进基地’,以及军械物资转运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楚国还能威胁到这片土地吗?

        你清醒点吧!楚国已经战败了,是被我们六个师打败了,而我们还要继续向前推进——楚国这次战败,你以为他们用多少年才能缓过气?如果元帅继续向前推进,楚国又需要多少年才能缓过气来?

        即使我们往少了计算,就算楚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吧。一代人成长起来,需要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里,在国内巨额征税的支持下,在国内源源不断的军事支援下,如果智盈不能使这片土地强大起来,那他智盈就是一头猪,智力不高于你这头蠢猪的超级笨猪。

        用你的狗脑袋好好想想,这片土地涵盖三个国家,本来就有三座城池,加上新修建我军‘武城(军事堡垒)’,这是一片‘四城之地’。赵武修建的城市不用担心崩塌。集合这三个国家的原有的国力,再加上四座军事堡垒似的坚固城市,再有20年无忧无虑的发展时间,也许,这里的一切根本不用智盈操心,我晋国武士会在军功授爵制的激励下,自然而然地动手对外扩张。

        如果智氏做不到这点,那么他们一个个都应该跳到河里去自杀,省的活在世上浪费粮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