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二百三十七章 诡异的刺客 (2 / 6)_

        沈国国君思索一下,回答:“这样不好,把城中的楚国商人全部献出去,恐怕楚王回头会抱怨,不如我们告诉那几个楚国商人,让他们自己推举出三名使者,前去晋国军前劳军……至于晋国人如何处置楚国人,那不关我们的事。”

        消息传到楚国商人的旅舍,楚国商人大哗,商人们发生了剧烈的争吵,准备谴责派人去沈君的无义,以及无耻……商人们的争吵总不会很快下结论,正乱纷纷间,有三名楚国商人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说:“还是由我们去吧,去晋国军营劳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之前接触过赵氏商人,懂得一点跟他们交往的技巧。只是我们都是小本经营,没有足够的财物去讨好晋国人,所以,劳军所需的财货,还请诸位凑出一些来。”

        这三名楚国人粗手大脚,看得出是经常在外旅行的人,他们皮肤黢黑,手的骨节粗大,走动起来很有点军人风范。

        此前,这三名商人说自己是漆贩,主要往陈国贩卖油漆,因为陈国发生变故,他们被迫滞留在沈国观望。而油漆,在春秋时代是类似珠宝的奢侈品,区区几桶油漆要占去庞大资金,所以这三人带的货物也很少,三人合起来也就能装满一车而已。

        油漆不是军用品,春秋时代犒赏军队主要以食物为主,当然,偶尔也夹杂一些木材、金属器械,但这些都不上漆,上漆太奢侈。

        在春秋早期,犒赏列国的军队,要根据对方国君的爵位,献上不同数目的牛羊,战马,宝玉,以及一些金器(青铜器),但现在是春秋晚期了,晋国又是霸主,所以礼制的规定已经限制不住金国的军队了。

        城中的楚国商人相互凑了凑,凑出一百头牛,三百只羊。一名贩卖丝绸的商人还拿出几匹丝绸,沈国国君则从王室宝藏里挑出十几块美玉,又搜罗了百余柄吴越、楚国铸造的精美青铜剑,算是勉强凑出了一份拿的出手的礼物,而后沈君又命人搜集了两百车柴草,由那三名楚国商人引领着车队,出城去犒劳晋国联军。

        三名楚国商人出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太阳刚刚落山,田野间薄薄的雾气浮动上来,此时,晋国的营地已开始埋锅造饭,袅袅的炊烟夹杂着饭菜的浓香飘荡在空气里,很是令人垂涎欲滴。

        三名楚国商人当中,年龄最大的约四十多岁,长的一脸的憨厚相;老二有二十出头,性格活泼;老三则有点胆怯,他紧紧贴着老大右侧,老大走一步他跟一步,两人的脚步几乎同一节拍。老二则跑前跑后,不时地瞥着身侧的晋国士兵。

        看到老三紧张的样子,老二露出垂涎欲滴的表情,盯着前头押送他们的晋国士兵,用通行的晋国语言开玩笑说:“我听说赵氏富裕,士兵出征的时候,都用浓香料、浓盐,腊制许多板鸭板鸡。这种腊鸭腊鸡,平常咸的都不能吃,但行进到野外,做战事餐饭的时候,掰下一只鸭腿或者鸭翅,用整锅汤熬一熬,汤里既有了盐味,也有了香料的味道,还能吃到肉腥……是不是?”

        老二说的话是在夸赵兵,但押送他们的却是中行氏的军队,中行氏士兵狠狠撇了撇嘴,叹了口气抱怨:“人跟人比,气死人啦。人家赵兵出战的时候,武器铠甲都是配发的,还提供部分食物,都是鸡鸭猪肉啊,他们都吃腻了,而我们这些人出战,铠甲武器都需要自备。这趟如果不是跟着武卫军沾点光,恐怕我们的粮食都要自己准备。”

        老二随口回答:“虽然这样,但我听说,你们的军功却属于自己——十八级军功制下,你们很是舍身忘死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