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孙周看到赵武的态度,他不再劝解,又问起另一件事:“我听下军的士兵说,你在攻打蔡国城市的时候,使用了一种新武器——将战车蒙上棚子,用撞木撞击对方城墙,名之‘冲车’,可有此事?”
荀罂皱着眉头替赵武回答:“当日还有宋国、卫国的军队,这件事后来泄露出去,各国都在加厚加高自己的城墙,再用简单的撞木恐怕不行了。武子,我们还要攻打郑国,需要一种新式的撞车,来对付越来越厚的城墙。”
孙周歪着头询问栾书:“国都的城墙是否也要加厚?”
栾书指了指赵武:“小武新筑的城墙使用了大量的石料,我晋国现在还不担心都城受到攻击,君上若想整修城墙,不如从现在起开始储存石料,还需要……水泥,一种修筑石料的建筑材料,修建一个国都,石料与水泥的量很大,小武修新城,储存了三年石料,我们修国都,大概也需要十年储存,等十年后,或许我晋国又需要搬迁都城了,那时正好在新地方修建一座石头城。”
栾书指向了赵武,赵武还有点不习惯把自己暴露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他犹豫了一下,不知所谓的回答了一句:“人心墙,不墙。”
这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人心众志成城,不用修建城墙了,因为大家坚定的意志就相当于人世间最坚固的城墙。
孙周这位十四岁的小孩听了赵武的话,嘿嘿笑了:“人世间最变幻莫测的就是人心,人心今日向太阳,明日没准喜欢月亮,与其将安全的希望寄托在如风云变幻的人心上,还不如相信实实在在的城墙——武哥这个说法,倒似乎像老聃的说法,记得当初武哥跟聃没交谈几句,怎么如今却表达出浓重的聃味道。”
没想到孙周这个小孩竟然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只相信实实在在的物质——城墙,不相信虚无飘渺的精神——人心。
“哦?!老聃怎么说”,赵武惊奇的问。孙周却认为带有浓厚的“聃味道”,这说明聃的思想一定很著名,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极为深远,故此,后世来的赵武才会被认为具备“聃味道”。
孙周拍着车辕回答:“老聃昔日跟我交往的时候,曾经夸口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我问他有什么治国之策,他说:‘以智治国,国之贼’;‘智慧出,有大伪’;‘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圣人皆孩之’;所以,‘治国之道,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