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四十七章 烤人肉的味道 (2 / 5)_

        鄢陵。

        夜幕降临,赵武意犹未尽的走进自己的军营,此时,晋军营内弥漫着一股烤肉的味道,确切的说是烤人肉的味道——这是胜利者的营地特有的味道,这也是春秋时代的惯例。

        现在的军营里就是这副模样,赵兵们、韩兵们兴奋的烧起小炭炉,将带有韩字与赵字的烙铁扔进炭炉里烧红,而后用夹子夹起这些烧红的烙铁,按在俘虏的额头——于是,整个军营里弥漫着一股烤肉的味道。

        赵武有点不忍心,他中途止步脚步,回身对齐策说:“我赵家这几年连续释放仆人,如果仆人脸上都烙着字,今后便不能昂首做人,不如我们先不要烙字……要不然,我们把字烙到其它地方。”

        齐策对于自己小主人的胡闹早已经习惯了,他微笑的回答:“主上,额头上烙字最明显,也最好辨认,回头我们去战俘营一看,人人脸上都有明显标志,属于谁的战俘一目了然。

        主上怜悯他们,但不在额头上烙字,在哪里烙?烙在身上其他部位,万一被衣服遮掩了,回头别家抓住那俘虏,随便在额头上烙个字,我们辛辛苦苦抓的俘虏岂不进了别家口袋——再说,战俘营里那么多人,你有精力让俘虏挨个脱衣服查看吗?”

        在春秋时代,战争中抓到的俘虏属于领主的私有财产。然而,如果战争短期内并没有结束,那么俘虏的看管就是个问题。为了不让俘虏们拖住过多的战斗人员,以至于影响后续的战斗,按惯例,在战争中各国都要设立俘虏营。

        俘虏营内,看守俘虏的士兵多是些战斗力稍弱的补充兵,他们将负责吧俘虏监管直至战后。然而,战争中不止一家有机会获得战俘,参战的领主们都有机会俘虏对方的士兵,整个战俘营里,你的俘虏与我的俘虏搅在一起,如何能确认这些俘虏的归属——于是,黥(qing)刑诞生了。

        这黥刑就是在人们脸上,用烧红的烙铁烙上字,赵家的俘虏烙上“赵”字,韩家的俘虏烙上“韩”字,等到战后去俘虏营领取,额头上有“赵”字的那就是赵氏的俘虏,有“韩”字的属于韩家……如此这般。

        赵武遗憾的咂了咂嘴:“算我没说!”

        赵武前脚走过,一名魏氏私兵钻进了帐篷,他使劲的摇晃帐篷里一位睡觉的士兵,低声呼喊:“醒醒,兄弟,醒醒。”

        睡觉的士兵翻了个身,问:“烦不烦你,打了一天仗,明天的胜负还不知道呢,你惊醒我的好梦做什么?谁又知道这是不是我的最后一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