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八十一章 终于称霸天下了 (2 / 8)_

        悼公大喜:“寡君登位三年,几经努力,终于使郑国归降,如今吴国也来会盟,太好了,我应当召集诸侯会盟于鸡泽,重申盟约。”

        会盟诸侯,在春秋意味着“盟主上位”,登上了霸主宝座。

        晋楚争霸多年了,这次连吴国也要求参加会盟,说明晋国终于在这场争霸战中赢得上风,副帅智罂(荀罂)也很兴奋,他马上询问:“是否需要追回新军……或者通知元帅赶来鸡泽。”

        悼公回答:“修筑虎牢是你智卿的建议,这场会盟,就由荀卿来主持吧。”

        智罂(荀罂)想了想,意味深长的回答:“看来吴国与楚国交战,吃了不少败仗啊。”

        吴国向来如此,他与楚国交战,每遇失败就想寻找一位老大哭诉,但一等他稍有小胜,自然而然傲了起来,并以为:楚国是超级大国,咱把楚国都打了个旗鼓相当,干嘛要去做别人的小弟——不行,别人做我的小弟还差不多。

        所以,只要吴国要找人哭诉、要寻求结盟——甭问,最近它又被楚国揍了个鼻青脸肿。

        吴国被人揍,晋国正中下怀。悼公马上又命令公族大夫荀会到淮上去接吴王,千叮咛万嘱咐,要求荀会态度一定要恭敬,要小心抚慰吴王那受伤的小心肝——吴国每次战胜楚国就称“王”,失败后找中原老大哭诉的时候,就去掉王号,估计那厮现在又是“吴君”了。

        考虑到齐国的大国地位与不逊态度,召集他来结盟的人选也几经选择——“晋国第二才子”士匄受命出使齐国。士匄对齐国的通告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在春秋这个词汇贫乏的时代,士匄话里有话的说:“寡君派我前来,是因为现在局势不稳,大家对于灾祸缺乏防范。寡君希望和兄弟们(各国国君)见个面,商讨对付不服从的国家,所以特意派我来请求结盟,敬请贵国君主光临会盟。”

        士匄是晋国除了魏相(吕相)之外,第二位文采斐然的能言善辩之士,他这番彬彬有礼的话隐含着浓重的威胁味道,大有齐国不屈服,晋国就立即动手的意味——这行为,在现代来说就是:找茬、为战争寻找理由。

        齐灵公听出了士匄的威胁意味,他自己不愿去当晋国人的听差——但现在是紧要关头,在非常时期,齐灵公总是很乖巧听话的。于是,齐国大子(长子、世子)光受命代表齐国,立刻动身前往鸡泽参加盟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