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魏舒听了这话,立刻明白:“你要重演攻破许国那一仗——借楚军入城之际夺取顿国国门?”
“怎么不可以?”赵武笑嘻嘻的说。在没有广播电视的时代,一招鲜吃遍天下是完全可能的事,因为信息传递并没有那么快:“虽然我们用这方法攻破了许国,又把数万许国俘虏带到前线,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故技重施?知道许国国都沦陷真相的有几个人?不过是当时在城门的那几个人。
那些人当中,许国贵族已经被我们全部送回国内处置,许国小兵看到了整个过程,但以他的语言能力,能把过程完整叙述出来吗?即使他们做到了这点,有哪个贵族愿意倾听一名小兵的言论,徐国失陷的真相又怎能传到顿国人的耳朵中?”
魏绛马上点醒儿子魏舒:“口口相传的事情,传到最后总会变了样。顿国与楚国兵将不可能亲自来前线倾听小兵的谈论,即使他们能听到人人口口传说的内容,也会与真实的情况相距太远——我们干……可惜我军没有战车。”
赵武指点:“我们没有战车,但楚军有。”
魏舒在一旁立刻插嘴,显示他也是一个聪明人:“楚军逃得快,他们丢弃了大部分装备,其中也包括战车,我们可以驾上楚国的战车追击楚人。”
卫敏提出异议:“只是楚国人的战车跟我们赵氏战车相差太远,比如楚国的战车,驾车的还有牛,移动速度缓慢,用于追击吗,恐怕……”
其实,按照春秋的惯例,驾驶战车的本来就是牛。按规定,每辆战车需要四头牛,两匹马驾驶之所以,要动用四头牛,是因为当时的战车没有轴承系统,仅凭战马的力量,拉不动沉重的战车与车上重甲装备的三名武士,所以必须动用牛。
用牛拉车就牵扯到一个问题,车速缓慢。
“车速慢不怕,我们是驱赶楚军,并不是直接追杀,所以我们的战车,作用是搭载步兵,让士兵在追击战中保持体力”,赵武回头问魏绛:“魏兵尚能战否?”
赵武这句话是仿照“廉颇尚能饭否”的语句,魏绛回答也跟廉颇式回答一样,他跳下战车,舞动一下战戈,大气不喘的简洁回答:“能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