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老牌投降国居然不投降 (5 / 13)_

        在无聊的静坐战中,时光缓缓的过渡到第二年春。随后,楚国首先完成了兵力总集结,但面对愤怒的晋国人,他们没胆量单独发起进攻,而派去秦国联络的使者走了一年,还没有返回楚国,故此楚国人只能继续等下去。

        与此同时,晋国士兵在前线已经服役两年了——这是晋国首次跨越两个年度进行作战,原本按照服役规定,晋国的士兵应该解散了,但悼公援引了“反侵略法”,要求士兵超期服役……上次郑国卖身投靠楚国,引来了楚国人攻击晋国本土,所以,为了避免晋国本土再度遭到入侵,士兵们只能撑下去。

        当年十月,又一次秋收结束,晋国人终于觉得力量积蓄的足够了,悼公召集晋国七位正卿,以及宋、卫、鲁、曹、莒、邾、滕、薛、杞、许、小邾等11国国君以及齐国的世子光,在郑国国门前举行誓师大会:“庚午日(10月11日),总攻开始。”

        悼公意气奋发的宣布总攻令。与悼公的神采飞扬相反,荀罂眉头紧皱,神情不冷不热,似乎古井无波。

        神情寡寡的不止是荀罂,赵武与魏绛也同样神色不豫。尤其是赵武,他与悼公年龄差不了多少,此刻年轻冲动的悼公很为自己的话语激动,同样年轻的赵武,神色却有点捉摸不定。

        赵武的副将魏绛也很冷静,他平静地评价一句“终于开始了”,而后再也不说话了。

        誓师现场气氛诡异,两名年轻将领情绪稳定,年老的将领却似乎向年轻人一般,把持不住的激动——荀偃一个半大老头,士匄一位中年人,居然也像小伙子一样,浑身发抖。荀偃喃喃:“超级大战啊……”

        士匄的说法更加耸人听闻:“这将是一场不朽之战,天下所有的国家都参与了,我也在其中,必将名垂青史。”

        盟誓高台上,说话话的悼公频频用颜色示意荀罂,荀罂被逼不过,不紧不慢的上前下令:“我命令:中军由我率领,由士匄为辅佐,齐、宋、鲁三国军队辅助,主攻郑都城东门(鄟门);

        上军由中军佐荀偃统领、上军佐韩起为副将,卫、曹、邾三国军队为辅助,攻击郑国西门(师之梁);

        下军将栾黡统领下军,以及滕、薛两国军队攻击北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