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这一装置,类似中世纪英国会计师事务所里的“消息索”,但可惜,它似乎太超越时代,荀罂看了后,直责备赵武拉的铜索太细——他把铜索当成临时增兵与撤退的索道,埋怨太细的铜索一次运送不了多少兵力,压根没想把这东西可以用来传递消息。
城中心的土台二层,赵武修了一排阁楼,装饰稍稍华丽一点,当做联军贵族的卧室,最下一层土台边上,则修建了医护所、占卜所、贵族食堂等等。
这座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制作出来的城市,虽然简陋,但还是处处体现了晋国人好整以暇的处世态度,也体现了赵氏那种喜欢凡事按部就班的细心,比如沿着城墙、阁楼每隔一段距离分布的水井水池,可以在战争期间打水灭火,也可以让士兵解决饮水问题……以及城中心,台榭底下的四座大型操场、棒球场。
沉迷于建设游戏的赵武一门心思想把这座城市建筑好,在数万人手的一起努力下,小城一点一点,逐渐成形。在此期间,参与筑城的数万联军士兵,以及陈国百姓也在逐渐接受晋国的强势文化,以及强势技术……
扬是一名许国国人,所谓“国人”也就是“享受国民待遇”的普通纳税人。这段时间,他一直懵懵懂懂,感觉一切像一场梦。
说起来,扬也算一名公孙——若干年前,他的祖先也算是许国国君的宗支。当然,这里所说的“若干年前”,至少是一百年前、经历十代人以上。
若干年前,扬的家族也享受国君的供养,那段日子现在常常在家族老人的嘴里,被描绘的无限美好,令人恋恋不舍。可是,现实的生活是:扬的家族在许多代之前,已经沦为平民,不再有一点特权,当然也不受国君的供养。
扬的父亲死于饥饿,那段记忆在扬的脑海里并不清晰,他只是记得仿佛是一场战争,国都受到围困,在那场战争中,许多人饿死,其中也包括扬的父亲。
扬没有兄弟,父亲去世后,母亲靠给别人洗衣、舂做,养活了扬。扬长大后,便走上了没落公孙经常走向的事业——靠混迹国都街市上打架、以收保护费为生。
这种活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一般做这种职业,需要有一把好剑、识几个字、记性好、有眼色,知道什么人该惹,什么人惹不得。因为是公孙后代,扬家里有几份竹简——那是他们的传家宝,还有一把父亲留下的青铜剑,于是,扬当上了后世被称为“游侠儿”的市井无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