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所以,营外的青壮,必须留下一小部份,而这留下的一小部份人又该怎么分配法?
无疑,在马,步,弓三军中,步卒是最好训练也是最容易让一名士兵尽快进入角色,拥有战斗的一个兵种。
可是,不管是哪一支军队,其中所讲究的都是一个协调性问题。因为只有所有的动作一致了,一只军队,才可能爆出最强悍的战斗力。
所以,军队需要训练,需要讲究配合。而要是突然之间让这些什么都不懂的百姓突然之间入伍的话,那只会打乱了原本大军的节奏,而让大军一无有得。
看着似乎是增加了人数,可是,战斗力,确会因为这些新兵的加入,而变得一塌糊涂。
“诸位将军以为,营外之青壮,该当如何安排为妥?”主帐内,李显安然上座,向着场中诸将问道。
“禀将军,末将以为,营外的青壮可择优者而入我骁骑营,以扩充各营人数。”边上,却是萧谨先站了出来道:“经过昨日一战,我骁骑营之骁勇善战,已是初露锋芒,然而确是因为人数上的限制,而致使各营有所损伤。诚若昨日我军强弓营或是骑兵营再多一个营队千余人,昨日一战之伤亡,当可再降五成,末将以为,我骁骑营当吸收新鲜血液,扩充大军,以备接下来的硬战。”
诚如萧谨所说,若是昨天贸林城外那一战,若李显这一方再多上二到三千的强弓手或者是骑兵,那个时候,只要强弓手一阵密集的连射,或者是由一个四千余人的骑兵营起冲锋,相信,只要数个来回,区区已经是被强弓手射得胆寒的大宛月支骑兵,必会早早的崩溃,而不会像昨日一样,还要来个围三阙一,更不会去担心对方是否会狗急跳墙,被他们反扑而造成大的操作。
骁骑营的战斗力已经够了,装备也够了,可是,就是士卒不够。诚如萧谨所说,这一次的机会,将会是千载难逢的,是一定要补充吸纳的。
“那子离以为,当分设哪几营?”李显自然也是清楚萧谨所提的问题,他亦是正在考虑着乘这个机会,而加紧扩大骁骑营,也省得到时候再回咸阳城去扩充骁骑营而变得麻烦不堪。
因为若是李显要回咸阳去扩充骁骑营,他所能做的,无非也就是从梁镇手上去转一些兵过来,然后让他们进入骁骑营,慢慢的训练。
不说这其中会有多少其它势力所安插进来的探子,光是这种向别人讨要的行为,李显就觉得这是一种窝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