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七十四回 绝间 (1 / 4)_

        其实,大凡枭雄人物,特别是一国之主者,人一到晚年,就总会变得多疑起来,不论他年轻时候是如何的雄才大略,至晚年间,亦会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这一类人,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是数不胜数。如刘邦,如曹孟德,如李世民,如赵匡胤,如朱元璋等等,这些人,年轻之时,都可为胆一代天骄般的人物,他们就凭着自己的双手而创造了若大一个帝国。

        可是,自他们晚年之后,就开始变得多疑而不愿意相信别人,对任何人他总是觉得可疑。

        狡兔死而走狗烹之事,虽然说得有些过份,但从侧面上来说,亦是说的这般一回事儿。

        刘康,自他祖上开始,就为这蜀州的刺史。后来前朝体制崩坏,刘家就地起兵,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便,而独得蜀中这般天府之国。

        他为这蜀国之祖,至如今年近六十余,仍然是死抓着手中的王权而舍不得传位给身下的子嗣,其人之贪恋权势更或者说他之贪生怕死可见一般。

        而这一刻,当他收到手下探子禀报说那驻守阴平关的大将杨氏父子,竟然与敌国互通书信。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其证据确凿之时,刘康那是勃然大怒不已。

        阴平关乃是蜀国之门户,是万万不容有失的,当初他听从九子刘秀的建议,调老将杨任过去驻守时,他并没有什么意见,可是,他竟然不知道,阴平关第二次增兵的主将,竟然是那杨任的儿子杨龄,如此一来,那阴平关上可就是他们杨家父子的天下了。

        那可是二十五万大军啊,竟然就全部掌握在这一对父子手里,而且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其父子二人,竟然同时掌握着这二十五万大军的军权,而这阴平关又是蜀国之北面重要的一个门户。可以说,只要这一对父子有反心,或者是投降于秦国之心,以杨家父子在蜀**民中的威望和人脉,蜀国,就等着灭国就是了。

        而此刻,他却已经收到了密报,这杨家的儿子杨龄竟然是那秦之肃州都督萧谨的多年好友,二人竟然一同游学于蜀地。

        这要是那杨家之子为那萧谨之情谊或者是高官厚禄给引诱了过去,而大开关门,引那秦军入关,那又让他蜀地如何办?

        毕竟,这天下间,已经在疯传那秦王李显的仁义之名,秦王之雄才大略,秦王之风彩可谓是天下少有。刘康自问他是比不得的,那杨家父子为秦王之风采所服,而选择弃蜀地而转投秦国这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君不见,那魏之太祖曹评,韩之顺公6准二人居为一国之主,还不都是选择投降于秦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