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一一一回 九路诸侯共讨秦 (2 / 3)_

        这倒不是说李显就真不如他们,用兵之道,在乎一心,李显用兵,喜用险计,这等奇计,虽常有出奇不意之效,然而,亦是最为王道所克,所谓用兵之道当以正道为主,以诡道为辅。以李显之能,真对上堂堂正正之将,李显拼杀是必败的。

        而在政事上,更是比不得这些人。

        所以,李显自承认不如他们也。

        “然也。”听得李显这般一说,李斯却并不以为意的轻笑道:“大王英姿瑰亮,乃万世之雄主也,然,此间等诸侯,亦一时之人杰也,皆傲气冲天之辈,又如何肯屈居于人后之。”

        “关东燕,赵,齐,鲁,吴,楚,周,成,宋九路诸侯之地,其起者,唯,燕,齐,楚三国而已,其余等诸国,亦只不过临时被逼无奈而加入,其心不纯,其亡我大秦之念不浓,故臣以为,关东九路诸侯,其内必有间隙也,吾大秦居于旁,当可徐徐而图之。”

        其实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问题。当下听得李斯徐徐道来之。

        “大凡诸家会盟,其内必需要选一国以为盟主国,行那号令封赏之事,这是必然,然而,如今这讨秦之盟,起者虽为楚,然与楚之国力等同者,尚还有齐,赵二国,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这盟主位只有一人,谁又能相让得。

        众诸侯皆知,若为诸侯盟主,则为人上人也,余者皆屈服之,此乃国之屈服,而非个人之利也,因此,齐,赵,楚三国,为这盟主之位必有一说,此为间隙第一也。以臣估量,至时必齐,赵,楚三国共治之,九路诸侯却有三路统率,至时各抒已见,各重其能,又如何能齐心得,此二败也。”

        “关东诸侯,乃是以自保为前提而聚之,采的却并非是什么大仁大义之类的噱头,所以,期中的凝聚之力,当是自私自利,完全以本国利益为主的存在,重来就不会存在着说什么克已奉公的想法,如此一来,这其中必然有龌龊之举生于其内,我大秦乘隙攻之,当可大胜之,此诸侯三败也。”

        “中原诸国,常年征战不体,其本身关系,亦是多有仇恨使然。正如吴与楚般,二国一个占尽荆襄,一个占尽东吴,二方之间,早不知道战了多少场了,这其中的仇恨,又岂是一纸盟书所能给约束的,至时若时机和适,这些诸侯国之间必然是相互倾轧,从而巴不得把对方的兵马都送给我大秦去消耗了,以减少对方国力,这般等回头来,他就能着国内吞了这国力消耗巨大的国家,岂不美哉?如此皆心怀叵测之辈,又如何能胜我大秦,此四败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