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119章 (2 / 3)_

        首先是产能的问题,在当前政策之下,衣服只能由陈晚来做。以夹克为例子,除去必要的学习时间和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时间,陈晚每天最多能做三件同尺寸同颜色的。

        其次受产能限制,钱国胜的销售手段必须发生改变,贵精不贵多。提高价格,降低购买人数,这样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另外还可以私人订制。

        “私人订制?”钱国胜疑惑,“怎么私人订制?”

        陈晚指了指设计本:“我给你画一本彩图,不想要大众款的可以从上面选自己喜欢的款式,然后我按照对方的具体尺寸来做。”

        简单来说,陈晚沿用了成衣和高定那套。

        钱国胜恍然大悟,看向陈晚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赏与崇拜,一个裁缝定做,怎么经陈晚一解释就变得那么高级了。

        前面的聊完了,接下来该商量的是具体的合作模式。

        陈晚不是黑心资本家,尽管钱国胜不占优势,他依然给了钱国胜两个选择。仍以夹克为例,一是进货销售模式,陈晚花钱从钱国胜手里买布,钱国胜以每件20的价格从陈晚手里拿货,卖多少钱陈晚不管,多出那部分都归钱国胜所有。

        二是控股共赢模式,一起承担成本分享利润,钱国胜提供布料,陈晚提供衣服,统一价格,销售后减去成本,利润四、六分,钱国胜四,陈晚六。

        后者看来似乎对钱国胜更为有利,但陈晚也不亏,这样结成的利益共同体才能把钱国胜绑的更牢。陈晚完全不用担心布料,为了多赚钱,钱国胜会自己想办法把买布的成本降到最低。

        钱国胜思考良久,从长远的发展考虑,选择了后者。

        “以后就要麻烦钱哥了。”协商完毕陈晚草拟了一份合同,确认无误后两人签字按手印,一式两份,待条件成熟了再走正轨程序。

        “不用这么客气。”钱国胜把合同叠好,又和陈晚商量了一下具体细节,等全部敲定后他看了眼时间,时针走过四点,他们竟然谈了足足三个小时,“刘强说你们是坐车来的,这个点过去怕是来不及了,你们晚上准备住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