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嘛,就算是看起来年轻,可也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上了年纪了,胤禛都快四十了,她多大岁数了都?五十多将近六十的人了,一旦成了老人,那就怕冷的很,尤其是女人。
往年这时候,她是恨不能屋子里放七八个炭盆,一步都别出房门的。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时候,那真叫一个艰难。可今儿,坐在这里好半天,竟是也没有再往腿上放棉褥子。
察觉到这东西好,德妃就越发的好奇了:“羊毛能做成这样的衣服,也保暖,那当真是一件儿大功德了,民间种植棉花的还是少,百姓能穿得起棉衣的也不多。”
德妃也是有怜悯之心的:“往日里你们舅母进宫来请安,都说外面年年冻死人,京城都尚且如此,那外面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那戏文里还唱,用芦花做棉花……可怜的,若是能用这羊毛代替棉花,百姓家种不起棉花,还养不起几只羊吗?”
种棉花这事儿,不单单是你出力气的事儿,还涉及到地税。你家里多少地,多少人口,每年需得缴纳多少税,这都是死规定,虽说康熙有永不加赋的政策,但之前的税是定下来了啊。
再者,你家里添丁了,但是你家里也没多地是不是?所以就还是之前的情况,多少地多少税,寻常百姓家,所有的田地都用来种植粮食还不一定能吃饱肚子呢,再让他们挪出来一点儿地来种植棉花,那不是开玩笑的吗?
冬天天冷可以不出门,但冬天饿肚子是能饿死人的。
再者,种棉花也比种植其他作物更……耗费大,尤其是粪肥方面,少一丁点儿,那棉花都不开花,不开花哪儿来的棉?
当然,德妃说的养羊比种棉花简单,那也是有些想当然了,羊崽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
不过那拉氏可不敢指责德妃说的不对,她又不是脑子进水了非得要和德妃对着来,那拉氏就笑道:“民间妇人多会纺线,只要会纺线,这羊毛衣就能做,娘娘慈悲,这东西若是推广开来,对百姓来说,确实是好事儿。”
德妃笑眯眯的点头:“还需的将这织羊毛布的法子给推广开来才行,这东西,一开始是耿氏做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