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474章 (3 / 3)_

        教的,不是来传授技法的,胤禛让洋人干这个的次数一多,那些洋人就会撒谎了——朝廷再问,他们就说自己不会,避过朝廷宣召。

        第185章既然给你送了来,你就……

        耿文华提起来这个胤禛就生气:“那些洋人,一个个懒散至极,不过是让他们帮着做些瓷器,自己不愿意也算了,竟是和写信回去,让但凡来大清的洋人,都要谎称自己不会这些东西,实在是过分的很。”

        听着这话,耿文华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到底是谁比较过分呢?

        因着禁海的缘故——禁海是说的不进行贸易,并不是说彻底杜绝洋人来大清。就是康熙在那会儿,也是不禁止洋人来大清传教的,胤禛这才登基一年,洋人来往,他也是不拦着的。

        所以来大清的洋人,十之八九都是为了传教。人家为了传教来的,想要的是一个清净,能让百姓们安心听他们讲的地方,最好是朝廷再给一些补贴,提供吃住。可你胤禛将人怎么用了呢?

        但凡在珐琅瓷上有一点点儿才能的,你直接给送到年希尧手里去。就算不送过去,你也是留在内务府,一天十二个时辰,让人家在烧制瓷器的官窑前面蹲八个时辰。

        也就是你大清的制度不一样,但凡你这样的放在现代,提一句都是死不足惜的万恶的资本家。人家那洋人,又不是你爱新觉罗家的奴才,你将人家那样用,和人家的目的相悖,人家一开始可能是人生地不熟,不愿意和你起纷争,那人家还不能写信警告一下后来者吗?

        反正从上班人的角度,耿文华觉得自己是很理解这些洋人的。

        胤禛理解不了,胤禛不光理解不了,还觉得这些洋人很不好,你来大清了,那你为皇上效力这边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皇家也没亏待你啊,给吃给喝给差事了对不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m.ymmzb.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