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166章 我都替你想好了 (3 / 3)_

        回到半岛酒店1024的大套房,大表哥郭孔旭上前用力抱了一下周启仁,笑道:“阿仁,在这里看到你们真是太高兴了!”

        周启仁笑着推开了热情的大表哥,眯眼笑道:“嘉道理家族都搬走了吗?”

        “两个星期前,全部卖掉资产回去以铯列了,可惜了,他们很多人都学了一口顺溜的香江话,留下来做个翻译也是个好活计。”

        “你觉得他们还会在乎做翻译赚钱?他们怕的是那边打过来.......”

        以前周启仁以为香江的富豪都是亚洲人来着?结果其中有个人完全长了一副洋人的面孔,他就是罗兰士嘉道理。其实说他是外国人也并不准确,嘉道理家族来到中国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现今他们不仅已经拥有了香江籍,而且一口广东话非常流利,和正宗香江人差不多了。

        嘉道理家族有个和其它香江富豪明显不一样的地方,他们家不热衷于生孩子。每一代最多才有两个孩子,而且晚育,都是几十岁才有后代,整个家族的初代奠基人艾利嘉道理甚至一生都没有孩子。在香江一众豪门里他们家画风明显不一样。

        嘉道理家族的发家史要从他的爷爷老嘉道理说起。清朝末年,犹太人老嘉道理带着两个儿子艾利·嘉道理和伊里·嘉道理从伊拉克来到了魔都,贫穷的父子三人来投靠当时已是魔都犹太人首富的远房表亲——沙宣。

        看着沙宣奢华的公馆,嘉道理两兄弟顿觉见到了新世界,老嘉道理小声说:“我小的时候,沙宣家和我们家一样穷的,孩子,今后努力干吧!”除了震撼,两个孩子也深知任何一个家族的财富都不是大风吹来的,全靠头脑和双手去开拓创造,发财致富出人头地的梦想种子在心中悄悄生根发芽。就这样,父子三人开始了在沙宣手下打工的生活,老嘉道理做仓库管理员,艾利跟船押货,伊里当跑腿小厮。

        1881年,艾利嘉道理从魔都来到了香江。他找朋友们凑了500港元,用这笔钱开起了香江的第一家股票经纪行。他的股票经纪行不是只做委托交易,同时也要充当客户的投资顾问,不知道是不是种族天分优势,作为犹太人的艾利,他的客户总是赚多陪少。慢慢地,他终于在香江站住了脚。

        最早的时候中华电力有限公司诞生于1901年,掌握着香江九龙和新界的供电专利。听起来很美好,可实际上当年的九龙城区非常小,新界基本上就是荒山野地,所以中电把主要精力都投在了花城,没想到花城的业绩很糟糕,公司赚不到钱,股价很长一段时间也涨上不去。终于,在1908年中电急需现金的时候,艾利以10万现金低价取得了部分中电股票,接下来的日子里嘉道理家族不断扩大对中电的投资规模,最终控股中电(即中电控股有限公司)。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m.ymmzb.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