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153章 这里有个老实人 (2 / 3)_

        随后她去了印泥,因为她知道老实人住那里。他们于1926年9月7日在雅加达结婚。这是一桩源自真爱的婚姻,老实人没有任何钱财。这非常不符合艾拉家族的结婚传统,由此也可看出他对女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1929年5月4日凌晨3点,在布鲁塞尔市郊克恩弗尔德大街的48号,女男爵在一幢舒适、宽敞、隐蔽的房子里生下了奥黛丽。

        艾拉和老实人都喜爱音乐。育儿室里经常流淌着留声机播出的优美旋律,这也是为什么奥黛丽这么痴迷音乐达人的托尼老师。

        家里还充斥着另外一种声音——父母的争吵声,这令小奥黛丽感到很不安。艾拉和老实人的脾气一模一样:有主见、很自信,有些固执。老实人凯尔特人式的任性从不屈服于妻子荷兰式的顽固。

        奥黛丽回忆当父母开始激烈争吵时,她常常躲在餐桌下面。在奥黛丽后来的生活里,人们从未听到过她对任何人高声说话。

        虽然奥黛丽父母的脾气不对头,但是他们把女儿培养得非常好。相对于老实人来说,艾拉对女儿更为严厉。纵使第一次婚姻失败,现在这段婚姻又时不时地关系紧张,却一点没有影响到艾拉安排她自己的生活。她看重加尔文教义所说的努力工作、自律、善解人意,同时从未忘记基叔教科学教精神。等到奥黛丽长大到能够明白这些戒律时,艾拉要求她积极面对生活、亲身实践。

        不久奥黛丽就发现了母亲的缺点:她很关心女儿的生活,却无法表达对女儿的爱。从幼年时期开始接受这些生活戒律,这对她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极好地平衡欲望和责任,激励人努力奋斗,拒绝自私自利、野心勃勃。这很好地解释了奥黛丽赫本为何在名声面前能够保持平静、克服压力、抵挡诱惑。

        到20世纪30年代,赫本·拉斯顿夫妇开始频繁地与纳子接触。或许有人会批评掌权后的国社谠在德国越来越嚣张的气焰。但是人们不要忘了大魔王对于艾拉家族所属的金融家阶层和贵族阶层的吸引力。欧洲的旧贵族感到他们可以和德国大魔王“做生意”。

        不管怎么说,对于艾拉这样性格的人来说,为了民族强大,坚定地支持一个狂热的号召(当时还没有定义为纳子信条)是很自然的事。她是一个容易被感动的浪漫主义者,容易被像大魔王那样的铁腕人物所吸引。正如她的婚姻一样,她迟早会后悔,只是还不到时候。

        奥黛丽基本上没有受到母亲轻率地亲近纳子的影响,或者她将这种影响藏了起来。奥黛丽永远都不可能忘记父亲接近纳子带来的悲惨下场。最终在对待纳子态度的分歧之下,1935年下半年奥黛丽父亲出走。几年后,奥黛丽父母离异,约瑟夫从此离开妻女。奥黛丽很清楚导致她父母婚姻破裂的原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