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种迹象表明,大英的毒蘑菇研究只有客居他国才能生存下去,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但究竟把这一研究重新置于何处,上层内部出现了分歧。
有的主张去澳大利亚等相对远离欧洲战场的大英人自己的殖民地。不过由于世界战争的扩大,大英已不能在自己广袤的殖民地上找到原子事业合适的栖息地,而“米国参战和对原子事业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郭家的资源,加强了大英那些赞成把一部分成就转移到美洲去的人中的地位。
大洋彼岸的新大陆(米国)或许就是接纳、继承大英毒蘑菇研究伟业的理想场所。
米国的毒蘑菇研究起步稍晚于大英。1940年10月,米国上层成立了由林曼布里格斯领导的由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确定裂变是否可成功地使用于曝炸或放射武器,或用于潜水艇推进,或最终用于生产可利用的能源。
但这时由于米国一直是把主攻方向放在原子能研发而非核武器制造方面,故方向不明,进展不快。
在最初的英美核关系中,大英是处于主动有利的一方,不愿意跟米国人分享研究成果。罗斯福就给邱胖子写信,在信中他主动建议两国之间就研制毒蘑菇问题交流情况和看法,并希望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进行协调,甚至合作。
但直到两个月后邱胖子才回信说:我不能对你保证说,我们很乐意同米国上层在这件事上搞合作。
其原因何在?说到底,是大英人害怕在核问题上失去主导权,堕落到在米国人的卵翼下求发展。
但是如今,大英已经没有能力再独自研制毒蘑菇了,放眼世界,只有米国这一盟友有这种实力和资源,于是大英又主动要求与米国共同展开在原子研发领域合作,但此时的米国却又不乐意了,是不是有点像:当初你对我爱答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
米国之所以不想和大英合作研发,原因很简单:翅膀硬了,尽管大英起步较早,但是因为米国置身战事之外,其和平安宁的环境给毒蘑菇研制提供了优良条件,所以米国原子研究正突飞猛进,有赶上、超过大英的趋势。
其次,米国米国一流的科学家团队、充足的经费和强大的工业实力,使在制造毒蘑菇竞赛中早先一直落后于大英的米国于年春末就已经赶上大英,并且事实上正超过大英。
因此,出于郭家利益的要求,米国这时对大英萌发的与米国合作研制毒蘑菇的想法已有所顾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