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60章 为什么不能以工代赈? (3 / 3)_

        李世民也允许这种行为的存在,多次下旨轻徭薄赋的,就是为了减轻百姓们的负担。

        但是到了后面的时候,唐朝的灭亡最后却是因为藩镇割据势力,逼得天子九逃,首都六失,然后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一直到明朝的朱元璋横扫北元,才重振汉家男儿雄风。

        “孙儿说的以工代赈,和平时有所不一样。”李阙接着说道,“比如说黄河,孙儿在看宫中档案的时候,发现从贞观十年开始,五次治理黄河了,花费了一百五十多万贯钱,动用民夫二十多万人。”

        “孙儿觉得,要是可以用灾民来取代民夫的话,朝廷不但可以救济灾民,还可以节省下不少的不必要开支。”

        “就说今年的陇右的这些干旱为例,今年的干旱就是因为老天爷不下雨,又没有河水能够疏通到那么多百姓们的田地里。”李阙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思索着,“干旱的这个东西是老天爷决定的,孙儿暂时也没有好办法,可是干旱是极少数的,最多的情况的发生的还是洪水,洪水这个东西堵不如疏,既然有灾民受害了,那么这些灾民就是明摆着的劳动力,朝廷与其不断的赈灾,不如把他们都召集起来。”

        “他们干活的也是为了自己的,把河道疏通好了,以后的大水没有了,也是为了他们好的,百姓们才不会这么长此以往的受灾,孙儿觉得,以工代赈的这法子很不错。”

        听李阙这么的说着,李世民不停的频频点头。

        本来因为生气有些阴冷的面容也开始一点点的重新有了温度,甚至开始展现出来了笑容。

        他最满意自己的孙子地方,就是这个孙子的高瞻远瞩,对所有的事情总有自己的独特独道的见解,还有敢做敢当的勇气,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的魄力。

        这么多皇子皇孙里面,也只有这小子知道去翻阅宫内的档案,知道这些年来,朝廷为了治理好黄河,花费多少钱粮,敢在这个年纪,对朝廷大事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世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自己的太子,自己最爱的儿子,大唐先太子李承乾去世的那一年,这个孩子在弘文馆里面,说出的那一番对于土地的那番话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m.ymmzb.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