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214章 物资 (3 / 3)_

        让人不由得觉得有些可笑,但是在大唐统一了以后,大唐对于岭南等边疆地区,还是会有一定的税赋的优惠免除的。

        还有一些手工业的家庭作坊的那些,“调”!隋朝开皇年间每人为“绢一匹、绵三两,或布一端、麻三斤。”

        唐朝初年,李阙曾祖父李渊减免了百姓的缴纳比例,将“绢一匹”减为“二丈”,而布和绢,是封建社会国家十分重要的军需物资,征收之后国家通常将这些物品调往边境地区,以满足边境士兵们对衣物的需求,比如边境现在的很多的将士的粮饷就是用这个布和绢的。

        在这个时代,布和绢可是个值钱的东西,能当钱花的,毕竟古代哪里会有这么多的铜钱出来。

        而“庸”指的则是大唐百姓不服兵役所缴纳的钱款或者实物税收。

        从隋朝到现在大唐,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必须在边境服役二十日,而不去服役的则需要缴纳“每日三尺”的,合计也就是每年六丈的布匹或者同价值的钱款。

        这一收入主要用于雇用戍卒或者保障戍卒的生活需求,也是一个收入来源。

        所以现在大唐的钱少是有原因的,因为有布和绢,还有粮食,因为“每丁租二石”,一石等于79.32公斤,也就是差不多一百五十九斤米,其实也不算贵。

        “长安城府库有米粮六十五万石,布和绢共计十万匹!”

        “晋阳府有粮食三十万石,布和绢共计七万四千六十五万匹。”

        “山南道府襄州有粮食五十万石,布和绢共计八万六千七百匹。”

        “嗯?”看到了这里的时候,李阙吓了一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m.ymmzb.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