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成在和印染厂的护厂队队长,也就是那位林教头聊天的时候,林教头告诉他,印染厂的产品并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一直卖的都不错。
可为什么还是落到今天这个地步,里面的原因那就太多太多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供应商拿不到货款,就不给印染厂供应原材料了。而且,那些买印染厂产品的商家,因为印染厂无法给他们供货,也纷纷按照违约起诉印染厂。
就这么的,吃不进来,拉不出去,生生把印染厂饿死了。而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印染厂把大量的资金用于基建,购置高档车。听林教头说,厂里的头头们整日胡吃海塞,游山玩水,也是用的厂里的钱。
李成相信林教头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大凡一个企业从高峰走到低谷,基本都是这个路数。但李成在计划书里并没有这么写。因为他知道这些只是表象,是一家企业在膨胀的时候基本都犯的通病。
这种事那些大佬们比他知道的清楚,所以,李成只写那些他们不知道、或者是想不到的原因。
李成的计划书里这样写到,经营企业就如同行船,企业如一艘巨轮行驶在商海里,行驶日久,船身底部就会长满藤壶,让已经陈旧的巨轮不堪重负,最终搁浅于沙滩。
所以,企业应当定时减负,清除这些附着在巨轮身上的藤壶。这样,这艘巨轮才能行驶于巨浪之中,却依然马力十足的前行。
当然,这藤壶是什么,李成也没有忘了加以说明。说实话,这段话让那些大佬们感触颇深。但他们印象更深刻的,还是李成写的“血变成屎尿”。
只是,虽然参加这次紧急会议的大佬们对这份计划书印象深刻,可此时除了高行长,还没人知道这份计划书是李成的杰作。
这份计划书是以支行的名义呈送的,所以,在座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高行长、或者是高行长和他的手下搞出来的。
好像李成这是做了一件为他人做嫁衣的事情。其实不然,这份计划书得到了参会大佬们的一致赞同,并当场决定按照这份计划书里提到的方案处置印染厂。
这样一来,李成心里那个计划,离目的更近了一步。这样算来,李成似乎是赚了。
可李成得知自己的方案就要执行的时候,心里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高兴的。虽然,高行长看他的眼光里,充满了赏识和喜爱,可李成还是不高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