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135章 海军南下 (1 / 3)_

        黎叔林本来觉得自己家学渊源,可以在兵仗局混得风生水起,可是刚刚进入兵仗局就被兵仗局中新的生产方式镇住了,想起父亲的嘱托不可恃才自傲,顿时觉得还是父亲眼光深远,大明乃是藏龙卧虎之地,还是需要谦虚谨慎做人才是。

        收起傲慢之心的黎叔林开始了他在兵仗局的工匠生涯,他的手下算上兼做质检员的总旗,一共有五十一人。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制作箭支,黎叔林认真观察了几天所有的工艺流程,并没有找到大的毛病。

        这说明这套标准化生产方式,是非常合理的一套生产方式。

        要说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所有的工作全部由手工完成,打制箭头的铁匠还好说,毕竟箭头用铁不多,重箭的箭头重一些,一个箭头用铁也不超过二两,普通步弓箭头就更轻了。骑弓拉力最小,箭头更轻。重箭生产的不多,一般都是给一些猛将与神射手准备的,普通弓手步兵用步兵弓箭,骑兵用骑兵弓箭。

        更难制作的是箭杆,要纯手工把木条打磨成圆柱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耐心,负责制作箭杆的木匠需要将木料用锯子锯成毛坯,再对毛坯进行切削打磨。黎叔林觉得这箭杆的制作还应该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若是能制造一个切削箭杆的器物,比手工打磨不知道要快多少倍。

        有了想法之后,黎叔林就开始付诸行动,如何才能让毛坯自动切圆呢?这让黎叔林几乎陷入了魔怔当中,也许世上任何一项发明都是来自于某一时刻突然的灵感。

        急于做出成绩的黎叔林在兵仗局待了一个多月时间,所设想的自动切削圆形的设备都毫无进展,黎叔林此时别说自傲了,自卑的心都有了,同皇帝陛下相比,自己什么也不是,相信若是皇帝陛下想到这样的问题,早就把成品制造出来了。

        就在黎叔林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个工匠用手钻钻孔的动作给他提供了灵感,手钻不停的旋转,就能钻出一个圆孔,若是让箭杆的毛坯不停旋转,再用刀具进行切削是不是就能切削出圆形呢?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黎叔林的心情豁然开朗,他开始一遍遍的修改草图,直到他认为图纸已经完善的差不多的时候,才将图纸交给工匠制作。

        这是一台简易到极点的车床,就是一个大木制框架,上面固定了一个手摇的手柄,手柄连接着一个特制的夹具用于固定工件,为了保证工件的稳定,在夹具水平方向的对面是一个用于顶住工件使得工件不容易晃动的装置。

        将工件固定好以后,两人配合,一人负责在后面摇动手柄让箭杆毛坯快速转动起来,一人站在侧面手持刀具对毛坯进行切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