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172章 粮车进京 (1 / 3)_

        皇帝的话一出,满朝的大臣都愣了,皇帝的粮食在哪里,他们怎么不知道。

        “陛下此言当真?”杨荣忍不住问道。

        “是不是真的今天粮车进京城就能见到,朕在这里奉劝一下那些心存侥幸之人,不要尝试以身试法,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一场围堵皇帝的战争被皇帝一句‘朕有的是粮食’给攻破,若是皇帝有粮食,能够维持京城百姓的消耗,他们做的就是无用之功。他们这么与皇帝对抗本来就是觉得皇帝手中没有粮食,根本撑不下去,可是皇帝手中若是有粮,粮商对抗下去受损失的就是他们自己。

        他们对抗皇帝是为了获得利益,而不是损失利益。不过还是有人认为皇帝是在虚张声势,下朝之后便有不少人赶往朝阳门,去看到底有没有粮船或者粮车进城。

        然而就在他们等的心焦的时候,有人前来报信说粮车从宣武门(原顺城门)进城了。众人大惊,怎么会有粮食从宣武门进城,这粮食来自哪里?

        粮食来自哪里?看看押运粮食的人就知道了,这是房山直隶州送来的粮食。

        知州唐三任亲自组织百姓押运粮食,房山是山区县肯定不是产粮大县,每年的将是也就将将够本县消耗,算上刚归附的良乡县也就有少量的盈余。

        既然房山没有粮食,这粮食又从哪里来的。这就要从房山县的定位说起,作为皇帝直接控制离京城最近的地盘,不可避免的要承担一些新政的试点,而且房山还要建立孤儿学堂,纺织工厂。

        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口支撑,房山本地的产出又无法支撑这么大的粮食消耗,只能外购粮食储备。

        好在房山这两年大搞生态养殖,农副产品的大量产出让房山百姓的收入倍增,同时也给县衙带来大量的税收。

        因为这种农副产品的生产并不在正税之中,这笔多出来的钱就在皇帝陛下的特批下留在了房山,用于大量采购粮食。

        两年的时间房山县已经储备了超过三十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直接用于供应新政新增人口使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