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七十五章 咱该享受的收礼“规格” (5 / 7)_

        单虑拱了拱手,用尊敬的语气说:“今年年初的时候,家主送来一些纸张给单公,单公格外青睐下臣,所以下臣也分到了一些纸张,用它们抄录了一些诗词。这次受单公所托,下臣将记忆中一些诗词誊录到纸上,这些都是堂皇之词,我料想典礼上,鲁国人唱的诗出不了这些。”

        赵武轻轻展开卷轴的一角,他不知道,单虑选的诗大多数属于《诗经.国风》里面的诗句,这些诗句基本上都是用于在典礼上吟唱,但遗憾的是,那些字他一个也不认识。

        春秋时代,列国的文字都不相同,而且象形字多一笔画少一笔画,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关系,单虑是周王卿的家臣,他使用的是周的文字,赵武只看了一眼,就觉得头晕眼花,他赶紧将卷轴递给师修,不负责任的说:“老师,你把这些诗词整理一下……你们刚才说了,即使我偶有失误,只要态度正确就无伤大雅。这次我就不背诵这些诗了,我决定:只带谦恭的态度去。”

        赵武这么做,等于在单虑面前再次肯定了师修的地位,师修对此倒没有过多受宠若惊的态度,他虔诚的接过那副卷轴,嘴里说:“周王室六百余年积累的典籍无数,我早有心去一下周室的典籍,今天幸而能见到这部诗卷……幸运啊幸运。”

        赵武心思一动,说:“咱们赵城的学宫缺少课本,不如我们整理一部诗经如何?”

        这个提议虽然让师修很兴奋,但他依然皱着眉头反驳:“不好,我晋国现在正与楚国相持,家族的武力已经耗尽了赵氏的积蓄,我们哪有余钱做这项大工程……?”

        前来迎接赵武的那位鲁国人一直默默听着赵武与家臣们谈论,听到这儿,他插嘴:“赵军佐若是有意编录这样一份诗经,倒是有利于后世的大事,我鲁国是礼仪之邦,存有不少各国诗歌,武子有心,我秦堇父愿意将家族藏书献上,以便帮助赵军佐完成这项创举。”

        赵武扭头看着师修,此时,明白了赵武心中家臣排位的单虑闭上了嘴,盯着师修。师修想了一下,回答:“编录各国诗经,这恐怕是一件大事,光是收录各国典籍,怕也需要百余年的工夫,有鲁国人愿意襄助,这事已经成功了一半。”

        春秋人还没有版权意思,但赵武有,他马上回答:“鲁国不愧是君子之国,这样的事也愿意无私援助,老师(师修),这本书编录成功以后,你一定写一份前言,记述鲁国人的慷慨。”

        赵武这么一说,陪伴的鲁国人一起夸奖:“武子真是贤人,受人恩惠不肯隐瞒,这样的人我们怎能不赞助呢,请武子放心,我们回去一定禀告自己的家主,当竭尽所能,促成这件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