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七十五章 咱该享受的收礼“规格” (6 / 7)_

        赵武恭敬地拱手,问:“你刚才说自己名叫秦堇父?”

        秦堇父微微一笑,回答:“其实我是鲁国大臣孟氏的家臣,这次暂时被借到季文子那里,专门负责接待新军佐。”

        众人边说话边走,这时,鲁国另一位迎接使者出现在前方——这种逐次迎候在路边的接引使者称之为“相”,客人享受的礼仪规格越高,主人派出的“相”越密集。

        御戎潘党已经停下了马车。按规矩,赵武要感谢对方的迎接,并邀请对方同行。所以秦堇父回答完赵武的问题,马上向赵武介绍:“这位是鲁国猛士、郰邑大夫梁纥。”

        梁纥拱手说:“武子谦和啊,当初三郤出使鲁国的时候,趾高气昂的穿行鲁国,武子做事却如此低调……你刚才的话我听到了,我家虽然藏书不多,但也愿意贡献出来,帮助武子编录这本诗经。”

        其实,赵武与郰邑大夫梁纥并不知道,真实的历史上,编录《诗经》这件事正是梁纥儿子做的,他儿子收集各国诗词,将其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使得中国早期诗歌文化得以保存下来……

        梁纥后来又得了一块封地——孔,所以他的儿子名叫“孔丘”,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至圣先师孔圣人”。而最先迎接赵武的那位鲁国官员、孟献子家臣秦堇父,他儿子后来也成了孔丘的七十二门徒之一。

        赵武下车,恭请对方同行。

        赵武既然在路途上表了态,其后鲁国人果然没有追究赵武在礼仪上的错误。“路迎”过后是“郊迎”,鲁国执政季文子在国都郊外迎上赵武,而后恭敬地领赵武入宫城……

        在盛大的礼仪上,赵武先是谢过鲁国去年出兵赞助晋国的行为,而后为明年的军事行动乞师——赵武席间吟诵的诗是《摽有梅》。这首诗出自《诗经.召南》,讲男女“及时”婚嫁。赵武以此诗委婉请求鲁国要及时出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