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标签?方便下次阅读

首页> >

第254章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4 / 5)_

        前哨基地空间不是很大,可以为10个工作人员提供月表充气式栖息地,前哨基地会被部署在月极附近的地下洞穴、熔岩隧道或者火山口旁边,这些天然的避难所,可以应付一些突发情况,比如陨石来袭。

        月极的白天长达6个月,之后将陷入6个月黑夜中,前哨基地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没有阳光不能发电,在布置可控核聚变能源之前,呆在前哨基地的宇航员得不到能源补充,而不得不撤回地球。这个月球栖息地,会被弃用6个月,直到月极的白天来临后,方能继续启用。

        第一批月球居民将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他们将带去足够的金属氢,利用月球现有材料,制造更多可用物资,为人类生活提供基本支撑。比如融化月球上的冰,并净化为人类可以饮用的水。水的重要性远不止于解渴,可以用月球上的水来试验种植食物和植物,还有利用人类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制造淀粉和氧气.......

        新能源技术将在月球上得到广泛运用。携带金属氢电池不仅可以储存能量,让宇航员度过漫长的夜晚延长停留时间,而且电池化学反应后,还能产生人体赖以生存的水分。最重要的是,在航天器、月球车等机械设备缺少能源时,可以将燃料电池分解成氢和氧,提供化学燃料。

        要将月球真正变为人类可生存的太空基地,必须能够让基地内的居民自给自足,形成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通过开采月球丰富的矿产资源,出口地球来换取支撑月球基地发展的各类物资。

        月球岩石风化层和陨石坑中富含贵金属和其他原材料,而且月壤中含有大量的氦3,这是核聚变技术的关键原料,在地球上极其稀少,但在月球上却极其常见,初步估计月球上有上百万吨氦3。开发利用氘-氦3聚合的可控核能量,将为地球和月球提供几乎无限的能量,这样即使是月极的黑夜,宇航员也无需因为缺少能源而返回地球。

        基地规模的增长是循序渐进的,当科技实验成果不断地运用到月球生产上来时,月球基地将会快速扩张。可以提取月壤中的成分,制作混凝土,利用3D打印技术,由工程师指挥机器建造建筑结构,不断增加月表可以居住的面积。当月球居住人口达到100人后,一个小型的月球社区将会正式形成,可能不久的将来,将会诞生第一个太空婴儿,这不仅是人类在月球开垦的种子,也是月球基地逐渐成熟的标志。

        当月球基地成为人们生活和养育家庭的地方,这个地外生命基地必然会不断拓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月球人口。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将层出不穷,用以更好地支撑月球生存。可能会研发出更多有效的二氧化碳空气循环系统,或者是只需要少量水就能生长的农作物。月球可能会成为继地球后,人类另一个经济活动的中心,其规模之大难以想象。

        建立月球基地,是人类开启星际探索的开端,炎黄联盟将以月球为跳板,前往火星、小行星带,乃至更远的地方,在无垠的宇宙中,彰显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

        听完周启仁的月球基地计划,奥黛丽惊得口瞪目呆:“你们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你不信我哈?”周启仁笑道,“金属氢的生产已经进入瓶颈,我们不能不像深空发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安卓APP测试上线!

一次下载,永不丢失